我校学子参与苏州社会文明调研
苏州市成功申报文明城市之后,继续致力于提升公民文明素 质。这既是为了迎接每年中央文明办的文明城市复查活动,也是 为了整个城市文明素质与形象的提升。为此,市政府还在其中加 入了第三方力量—苏州大学,在我校成立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 并选取我校各学院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让他们发挥所长。 “当我敲开一位老人的家门并且说明我的来意后,那位老人 很热情地把我迎了进去,并向我仔细地询问着如何填写调查问 卷,老人一栏一栏地仔细填写着。可是当看到问卷上的个人信息 填写要求为65 岁以下时,老人很讶异地告诉我,他已经八十几岁 了,最后我只能对他说抱歉,但是也把他的问卷收了上去,作为一 份意见吧!”我校数学学院的秦聪同学回忆道。他告诉记者,这是 他们在苏州市公共文明指数入户调查调查中所遇到的趣事。
记者了解到,入户调查的方式是在吴江、相城、平江、沧浪等 7 个地区分别选取10 个社区,每一个社区随机选 取10 户人家,总计选取700 户居民进行问卷调 查。秦聪同学说:“我们数学学院一共有19 个人, 负责400 户,平均每人负责两个社区。但是虽然 两个社区10 户人家听起来容易,但其实很难。” 他们在去小区调查时都必须和社区的负责人事 先联系,在负责人的陪同下他们更容易敲开居民 的门,否则他们会被当做推销的而被拒之门外, 一般10 户人家中会有4—5 户会拒绝。当记者问 到问卷的内容时,秦聪同学笑着说:“也就是一些 很平常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有没有随地吐痰、乱 扔废纸什么的,同时我们在居民填写的时候会告 知一些注意事项,但绝不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 是保持中立的。”记者还了解到调查问卷中还出 现了难以理解的题目,比如一些打分题,问卷上 没有提示,居民自己也无法掌握一个度。“其实入户调查的劳动量 挺大的,我们有时候要跑到很远的地方,而且是晚上去,每天必须 把握时间在9 点钟之前结束,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秦聪同 学补充道。
在调研中,还有一些有趣的事发生。当他们去调查时,就有很 多居民向他们反映自己身边的难题,例如有的居民喜欢在楼下生 炉子,整个楼都会被弄得乌烟瘴气,但没有人管这种事,他们就向 这些入户调查的人反映。秦聪同学说道:“在调查期间我们遇到了 各种各样的情况,不过,这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可以使我们 的能力得到提高,使我们的谈吐更加得体。”
同时研究所的周杨同学告诉记者:“我们平常在研究所负责对 社会调研的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利用网络借鉴其他城市社会公共 文明建设的经验。据我们了解,在第二次的各个区调研排名与第三 次的排名发生很大变化后,各个区都竭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无论是 经济上的还是文化上的。”
除了入户调查,还进行了一种拦截式调查。所谓拦截式调查 就是在大街上随机地选择一些人群,对他们进行调查问卷,题目 和入户调查的差不多。不过不同的地区的素质不同,调查难易程 度不同,配合度也不同。秦聪同学说:“不论遇到什么难题,能为苏 州市文明的维护做些贡献我们都很开心。而且这次调查也是比较 民主的,真实性也比较高,让人感觉很有意义。”
社会公共文明指数的测评对社会而言有极大的好处,不管是 突击还是狠下决心彻底整改,都让各区认识到了自己所存在的问 题,而这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基础。社会公共文明指数的测评也 是一种对公众素质的强烈号召,必将能够为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做出贡献。而其中公正透明的环节也让我们欣慰,让我们认识到 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工作的透明。 (史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