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9 月,我校09 级新生入学,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依然占到了一定 的比例,对于我校来说,这已经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了。近年来,在国家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 育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教育这一块,除了增加了很多 的希望小学普及义务教育之外,更是给予了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加分的鼓 励。近日,记者在我校社会学院采访到两位少数民族同学,让我们一起 了解了一下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 侗族女孩:我一定全力以赴张梅旋,来自贵州苗族自治州的一个侗族女孩子,有着南方姑娘特 有的清灵眸子,秀气的脸庞,说话敏捷而清脆,与沈从文先生笔下的翠 翠有几分相似,但她比翠翠更为有神韵的是她那倔强的眼神,见到记者 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很珍惜这个机会,我一定全力以赴!”
张梅旋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以微薄的薪 资来供养她和正在上重点高中的弟弟。在未进入苏大之前,她一直是个 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高三那年,由于压力过大,她的 成绩一度下滑,但是幸运的是她及时调整了心态,最终考入了苏大。
“其实我的第一志愿在上海,和好朋友一起说好的,可她由于无力支 付学费辍学了,从那时起,我就更加珍惜机会,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张 梅旋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想让爸妈过上好日子,让弟弟好好地安心读 书,所以,我一定全力以赴!”
这是她第二次说全力以赴,神情依旧是那么坚定执着。
对于张梅旋来说,进入旅游管理系完全是一个意外。正如她自己所 说的“当时都蒙掉了”,她说 自己爱好文学,对英语是很 畏惧的:“我们那是应试教 育,口语从来不重视,所以我 的英文很差”,但是这个勤奋 的女孩子随即表示一定会 学好英语,因为她觉得旅游管理专业对英语的要求一定很高。
除了对专业的认识,张梅旋还关心如何兼职,对于此刻的她 来说,如果能适当减轻一点家中的负担,她会安心一些。这两天 烈日炎炎下的军训,更让她了解到父母在外打工是多么不容易, 也磨练了她的意志,她相信半个多月军训下来,自己一定可以成 为一个更加坚强的人。
“我很满足,大家对我很好,学校很漂亮,设施很完备,在这里 上学我觉得很幸福!”张梅旋脸上是一片灿烂的笑容,“请相信我, 我一定会全力以赴!”黎族小伙:尽人事,听天命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消极避世不求上进的学生,对于陈东杰来说,凡是都讲求顺其自然,这个黎族的小伙子身上,有着90 后男生少有的超然与安宁。
对于陈东杰,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常年海风吹拂而成的黝黑肌肤和那两道向上翘起的眉毛。从小就居住在海口的陈东杰,父母是当地教文科的老师,所以他对地理特别感兴趣, “我的语文基础也不错”,他憨厚地笑了一下,“但是也仅限于基础不错, 写作并不突出,数学就更不用说了”。当记者问道兴趣爱好时,他显得有 些腼腆:“其实我之前一直都喜欢打游戏……”
单独和人相处的陈东杰与集体生活中的他一样,总是有问必答,不 问不答。据他说是因为“小的时候特别调皮,小学时最后两年除了上学都 被关在家里,所以都不会沟通了”,但是他迫切地希望能够通过大学社团 改变自己的性格,好好锻炼自己,他觉得毕竟旅游管理专业对于社交能 力的要求是很高的。
虽然是一个黎家小伙,但是除了“三月三,对山歌”这个传统节日,其 它的印象都不深刻了,“我们的黎锦可是很漂亮的哦!一点都不比苏州的 丝绸逊色!”,他得意地向我炫耀,“下次有机会带来给你看,一定会让你 赞不绝口”。这个可爱的小伙子笑得如同海岛的阳光般灿烂。
陈东杰还告诉记者自己是从高三开始努力的,那里高中的学习气氛 并不是很浓厚,他经历了很长一段迷惘期,但最终迷途知返了。“我一定 会努力学习,改变性格,勇于挑战自我才是最重要的!”他说。谈到军训, 他摸了摸后脑勺告诉记者教官很威风,他认为军训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情,一点儿也不辛苦,还称赞苏州的风很凉爽。
当记者问他最后的目标时,他说想留在苏州工作,“尽人事,听天命 吧!”
少数民族学生和我们普通的大学生其实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他 们的“少数民族”身份才让他们显得有些特别。就像记者采访的两个少数 民族学生一样,其他的新生也对大学生活充满类似的期待。 (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