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年,很多老师都是以研修学习的方式来度过一个忙碌而充实的暑假的。第25个教师节刚刚过去,我们编发了两篇老师所写的暑假生活的文章,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加愉快!
寄宿在英国家庭刘 凌
为深入了解外国的社会生活及文化,此次我们英国研修的住宿方式选择了与往年不同的寄宿家庭(Homestay)模式。回想三周的寄宿生活,大家感触颇多。
伦敦时间7月11日晚12时左右,我们一行披着纷纷细雨到达剑桥。下车后还来不及相互道别便被各自寄宿家庭领走。除了我和Young合住在一家外,其他老师都是一人住一家。
先说说我们家的男女主人吧。他们很有教养,照顾我们无微不至。在所有的寄宿家庭中,他们第一个到剑桥地区学院来接我们,并第一时间帮我们打印出住家附近的地图,标上公汽站,告诉我们所有的联系方式,还为我们配了大门钥匙。
根据规定,每天我们在寄宿家庭吃早餐和晚餐,中餐则由学校提供。去英国之前,我特别担心无法习惯西方人的冷食,没想到的是这家男主人天天傍晚花一两个小时变着花样cooking。就连她们家8岁的小女儿也争着为我们做各式蛋糕,特别令人感动。周末我们外出逛剑桥城时,他们还会准备好packedlunch让我们带上。就这样,我带去的腐乳和方便面一直未能“上岗”。
这个家庭非常幸福和睦,饭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当我告诉他们咱家老公在google地图上找到了我们住的地方时,女主人笑着说:“那我们应该站在院子里,向他招手说“hello”。当我和Young偶尔用中文交流时,女主人善意地说:“YouarecheatingEnglish.”她是想提醒我们,既然来了,就应该珍惜机会,多操练英语。借着餐后大半个小时的闲聊,他们不厌其烦地向我们介绍英国的教育体制,谈话的禁忌,英国的饮食等等,满足我们对其文化的好奇心。
和我们一样幸运的还有Rebecca和Jas-sic。Jassic过着公主般的生活,没有任何rules,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她家的房东是个67岁的老太太,不光做好吃的,还会为熬夜上网的Jassic冲一杯香浓的英国红茶或端上新鲜的水果。热情的老太太还邀请过好几个老师到她家去品尝丰盛的意大利饭菜。Rebecca家的女主人是大学教师,男主人曾从业IT行业,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不幸失业,但他们家里的经济情况还算不错,Rebecca在家里比较自由,吃得也不错。Catherine也很幸运,住在一个中国人家里,每天都能吃到白花花的米饭和地道的中国菜。
也不是所有的寄宿家庭都这么友善。Nancy的家庭每天晚餐只为她准备煮土豆。有天晚上,Nancy下楼找水喝,闻到喷香的鸡肉,随口就说“好香啊”。其实Nancy的意思只是想表扬一下她家主人的手艺,哪知那个女主人马上说:“这不是给你的,是给我女儿准备的,她明天要去伦敦。”Elizabeth面临同样的问题,她每天都是单独进餐,质量也不太好。有天晚上,她的寄宿家庭举家外出未归,留下Elizabeth和楼上租住的两个男民工,吓得Elizabeth把房间里所有的桌子和椅子抵着门才敢入睡。
我们的领队Amy的日子也不好过。她家的男女主人都是从事服务行业的,经济情况不太好,每天吃的都是水煮土豆和面包,偶尔一片烤肉就是难得的美食了。为了解决生计问题,Amy只有发扬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天天去超市采购速冻食品自己做。不过人民币换成英镑就不值钱了,Amy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与Amy情况类似的还有Angel。她也是基本靠自己做才能果腹。不过她们在国外充分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Angel为了帮助在困难中的Amy,曾做了一盒鸡腿送给她。Amy说至今她再没吃过比那更好吃的鸡腿了。
Daisy是我们这个团最小的,没想到她家的房东才18岁,家里还有两个小baby到处爬。真不知道是房东照顾她还是她照顾她房东及那两个小baby。
不论怎样,我们都顺利渡过了在剑桥的学习生活。告别的那天早晨,我和Young与房东一家依依惜别,离别之情涌上心头,不知不觉,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