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蓝色六月
———诉说毕业情怀


  !!!!!!六月,又是毕业的季节。走在长满高大香樟和梧桐的主干道上,听见身边即将毕业的学长淡淡地道:再走上这条路不知是什么时候了。我突地涌起一股伤感,像是饱蘸柠檬的红茶,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去年六月,我们挥手告别高中生活,如今,感受着大学的毕业情怀,更多了一份厚重。一些大四的学生已经参加工作,又特地抽身返回校园,一边完成毕业论文,办理毕业手续,一边体验大学最后的生活。他们说,当上课变成上班,生活突然不再纯白简单。回到校园,看到独立特性的90后徜徉大学校园,一边感叹一边羡慕,心里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不舍。他们的不安与毕业息息相关。毕业,这个藏尽伤感的词语,把毕业生的不安描绘得淋漓尽致。然而,六月到来,他们不得不离开。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用末世狂欢的迷乱敷衍生活,却在过了这样一个阶段之后,又开始怀念它们,怀念那些被困在玻璃瓶子里的热爱。六月,话剧。提到大学生活,不得不提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到湖工大,不得不提到启浪话剧社。5月14日,是启浪话剧社首次举办毕业生告别演出的日子,话剧《记得当时那个小》在礼堂隆重上演。幕布缓缓拉开,话剧在轻松幽默的情节中展开,有张有驰,讲述了大学校园形形色色的故事,爱情、亲情、志向、梦想……道出的是依依不舍的校园情怀。对于那些即将毕业,即将告别校园面对社会的学姐学长们来说,这些习惯,这些快乐悲伤即将成为过去式,即将成为握不住的回忆。再也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的日子,再也不会有这样剑拔驽张的年少轻狂……仿佛是轻松了,却又是那么怀念那些紧张的生活。
  无论是生动独特的剧情,恰到好处的灯光,和谐唯美的音乐,还是插科打诨地插入湖工大的真人实景,都达到了相当精彩的效果。演出无疑是成功的。启浪话剧社献给大家的,不仅是视觉,更是心灵上的一场盛宴。
  当钟声沉沉地敲响的时候,流转的灯光打在舞台中央的大钟上,他们站在317站台下,一起回望,思绪变得飘渺起来。吉它声缓缓划进耳膜,礼堂里流淌的音符,和没有任何渲染的歌声在耳畔回响,久久萦绕,不肯散去……我们就在这淡淡的歌声中,回味着属于六月的淡淡忧伤。
  帷幕缓缓落下,舞台一下子变得空荡荡,布景上漫漶的油彩模糊了时钟的流转,也模糊了我们的视线。
  落幕的时候,也是落寞的时候。
  繁忙告一段落,属于大学校园的年轻时光也缓慢地,坚决地落下帷幕。
  一出戏,一段旅程,一次成长,一种人生。
  六月,蓝色的梦想,以及别离。
  最后一次在球场踢得酣畅淋漓;最后一次在同学聚会上不醉不归;最后一次走在湖工大主干道上,看着那些五彩斑斓的宣传板;最后一次听喜欢的老师讲课;最后一次重重拍着室友的肩拥抱加油……喜欢的奶茶店放着怀旧的歌,点一杯味道淡淡的饮料,看见校园里的广玉兰又开得无比绚烂,硕大洁白的花瓣突然飘落下一片……最后一次面对这些,莫名地流下眼泪。这些人生的最后一次,从指尖滑过,毫无声息,来不及纪念,静静地,就这样静静地,流逝。
  或许曾经不那么喜欢的,到了离别的时刻,已经开始怀念了。他们即将背起行囊,奔赴蓝色的梦想。
  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告别,以及,继续成长。
  六月,结束语。
  又一次想起《记得当时那个小》,启浪话剧社那一场关于毕业的话剧。结束的时候有这样的台词———“学校的钟声,响了又停,停了又响。
  明年这个时候,后年这个时候,一年又一年,都有这个时候。
  我们都会离开,我们会去很遥远的地方。
  我们都不会离开,我们一直记得这个地方……”
  是的,我们都会离开,但我们一直记得这个地方,记得属于湖工大的日日夜夜。
  (学生记者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