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森林,发展低碳经济之本


  ●“低碳经济”一词在我国逐渐热起来了。如何看待低碳经济?森林与低碳经济有什么关系?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9月上旬,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前沿问题论坛,从不同角度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森林的碳汇作用不容忽视
校党委书记吴斌是这个论坛的倡导者。他说,森林的碳汇作用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低碳经济的背景是气候问题。所谓的低碳,一是减排,二是碳汇。既要尽量减少,又要尽量吸收。减排是必要的,但碳汇在某种意义上说更加重要。发展经济、人类生活,使得碳的排放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尽量使碳汇和碳排放保持平衡。这就需要发挥林业的作用。
  副校长宋维明教授回顾了他参观巴西一家企业的情形。企业大量的种树,而后采伐烧炭,接下来炼钢。他说,树在吸收碳,是碳汇,烧炭和炼钢则是排放碳,但只要“排”和“吸”保持平衡就可以了。在平衡过程中,实现了经济发展目标和就业,增加了GDP,就完成了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再思考
经管学院副院长温亚利提出,要把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纳入国家框架下思考,而国家框架必须纳入全球框架中。中国林业发展,应该是基于社会多功能需求定位下尊重自然,不是被动地应对,而是主动地去适应。首先进一步研究中国林业和林业经济的发展的关联,研究林业和低碳经济有什么关联,通过什么机制关联。要把林业放在这个背景下去思考。从林业自身的角度看,一方面森林是最大的陆地碳库,另外是生物质能源,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均具有环保性,在利用中消耗的能源低,是一种低碳经济材料。但不同的树种,在固碳方面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
  经管学院副院长田明华教授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引导大量资金投向节能减排,有可能会挤占政府投向林业的财政资金。从林业自身来讲,必须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把握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争取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主动地位。低碳经济的发展,可能会使森林的多功能利用偏向吸碳和减排,因此要注意在低碳经济中林业多目标的协调。
  低碳经济理念的有效传播
绿色传播中心铁铮教授指出,在低碳经济理念的传播方面,存在几个反差。一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社会现实滞后的反差;二是国外研究热和国内研究冷的反差;三是国家重视和百姓忽视的反差;四是专家议论和公众了解的反差;五是学术研究成果和实际传播效果的反差。
  他说,低碳经济总体来说,理论上认识不够,知识普及不够,老百姓关注不够。从媒体来讲,需要专业媒体的传播,更需要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从传播对象来讲,也应该注意分层次的传播,特别重视对决策者、传播者和低碳经济直接建设者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要通俗、易懂、科学,具有贴近性。
  提倡零碳,保持低碳,走向活碳经管学院党委书记陈建成教授说,低碳经济模式核心在于低排放、高吸收和碳持续。森林对此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林业要在低碳经济当中争取主动地位。林业部门要加强对低碳经济的研究。
  他说,通过森林提供的能源,减少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林区烧柴、林产加工等则可以通过新技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开发生物质能源来达到低排放,减少因非法采伐等引起的森林破坏、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降低碳排放;通过科学规划增加森林面积,通过科学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建设健康森林,可以实现高吸收;建立造林与更新长效机制,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使经营主体保持积极性,使森林经营与林农致富紧密结合,实现碳持续。
  他说,尽管零排放是不可能的,但“零碳”作为人类的理念和目标却有积极、现实的意义;保持低碳,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降低碳的净排放量。对高碳单位实行碳税调节、指标减排、制度约束;走向活碳,则要求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统一到可持续发展上来,建立碳信用、发行碳股票、促进碳交易、推进碳贸易、实现碳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