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乐在暑期社会实践


  十天的实践,我经历了完全不同的生活;十天的实践,我结交了一群各具特色的朋友;十天的实践,我领略了西岙乡的风采面貌,风土民情……———题记
6月27日上午,当车轮缓缓移动,当温医那高大挺拔的乳白色罗马柱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时,我离西岙越来越近了,这个号称是“永嘉西藏”的地方等待着我们去亲近她,了解她。
  汽车一路颠簸,两个小时后就驶入了群山腹地。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宛如一条灵蛇,穿梭在绵绵山脉中。郁郁葱葱的树木铺满了整个山川峡谷,使人顾不得车窗外扑面而来的阳光,轻轻地撩开了窗帘,享受这城市中无法体验到的悠扬绿韵。
  这儿就是西岙,我们本次实践的目的地。
  这里民风淳朴,每一个乡亲身上都透露着质朴的气息,每一个小朋友都是那么的天真无邪。走在乡间小路上,一路上散发着雨后泥土的气息还和着一些稻田的清香,周围是一座座在云雾缭绕下的青山,时近时远,时隐时现,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走进了桃花源,脱俗于尘世间。
  然而在享受这世外桃源的同时,我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社会实践。
  早就听说社会实践很苦,是磨练人意志最好的锻炼,但是我只能认同一半,的确,生活条件是艰苦的,但是在精神上,我们每一个都是快乐的,满足的。
  每天早上,我们开课的时间是八点,而那些小朋友,不到七点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跑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还一个劲地催促我们早点上课。城里的孩子,暑期里可以学这学那,很多人还都是在老爸老妈的“威逼”之下才勉强去学。而这里的孩子,他们没有什么所谓的兴趣课,在我们来之前,他们根本不知道竖笛、手语为何物,他们每一个人都很主动地学习,把我们的授课当成是一种奢侈,用心呵护着,全身心投入其中。我至今犹记得孩子们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写下的“老师,谢谢你们这么多天来的上课,你们辛苦了,我们一定会听话,会好好学习的。”其实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能给他们的也太少太少,我们真的能承受这份沉重的感谢吗?但说心里话,能得到孩子们这样的肯定,那此行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那天早晨,当吴仪、开心、斐斐这群孩子拿着纸笔来问我们要电话号码时,我心中不免飘过一丝伤感,仿佛明天就要离开。离别在即,我没有什么可以留给他们,在走的那天,我也没有勇气回过头去面对他们不舍的眼神,唯有在心里默默地祝愿他们,愿他们永远保持着这一份童真,生活得开心,幸福。
  孩子是那么纯真,老人也同样质朴。犹记得那一次我们义诊完后,两位耄耋老人追着我们的足迹徒步来到村外,坚持要我们一行十几人去他们家里吃饭;犹记得离别时,老人拉着我们队员的手,迟迟不肯松开,直到目送我们离开他们的视线为止。
  在那里,我们为老人义诊后,发现了许多健康问题,但是我们却无法永久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为此队员们深感自身的渺小和力量的微弱,所以我们期待更多人能够加入到这样一支队伍中去,让这些老人,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让他们的晚年更加的舒心无忧。我想,这也是我们医学生所要履行的职责和所要承担的义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社会的现状,也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上山下乡也许苦,餐餐吃素也许苦,集体宿舍也许苦,但是相比与结交朋友,亲近自然,传授知识,服务老人而言,这些苦就不值一提,更多的则是一种乐,一种源自内心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