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如何在夏季健康的午睡





  夏季,烈日炎炎,在热浪中工作和学习是一件十分消耗能量的事情。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午饭过后选择小憩一会儿,为机体充电。午睡能够有效补偿人体脑力、体力等方面的消耗,对于健康是大有裨益的。但很多人认为夏季午睡仅仅是睡觉而已,却不知道夏季午睡也有很大的学问。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们在夏季特别容易犯困呢?从生理学角度而言,人体脑细胞的兴奋一般可以持续4~5个小时,之后便会转入抑制状态。特别是午饭后,消化道的血液供应明显增多,大脑的血液供应明显减少,从而导致随血流进入大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相应减少,于是人体的生物钟出现一次睡眠节律,使人产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的感觉。此时,身体需要进行短时间的调整,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稳定神经系统功能的平衡。
  那么午睡多久才最合适呢?睡眠可分为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两个时相,后者又称为快波睡眠或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睡眠过程中两个时相相互交替。通常情况下,经过80~100分钟后,由慢波睡眠转入快波睡眠,再经过20~30分钟,又转入慢波睡眠。在快波睡眠中,大脑各中枢的抑制过程明显加强,脑组织中许多毛细血管网暂时关闭,脑血流量减少,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明显降低。如果人们在深睡眠阶段突然醒来,由于大脑皮层中较深的抑制过程不能马上解除,关闭的毛细血管网也不能立即开放,势必造成大脑出现一过性供血不足,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出现暂时性紊乱,人体会感觉非常难受,而这种不适感觉大约要持续30分钟左右才会逐渐消失。所以午睡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最适宜的时间约为60分钟,这样既能有效消除疲劳,又不至于睡得过沉而不易醒来。
  有时候我们会见到很多人趴在桌子上或者沙发上午睡,有些人会认为这样睡很舒服,但是科学证明这种睡法并不健康。人体在睡眠状态下,副交感神经兴奋,肌肉放松,心率变慢,血管扩张,血压降低,流入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尤其是午饭后,较多的血液进入胃肠,此时若再坐着睡,时间久了大脑就会缺氧,使人产生头重、乏力、腿软等不适感觉。而趴在桌子上睡,会压迫胸部,妨碍呼吸,增加心肺负担。所以卧睡才是最好的方式。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以外,午睡地点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午睡需要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人在睡眠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若在嘈杂的环境或者有穿堂风、电风扇下睡,轻者醒后身体不适。重则受凉感冒或发生中暑。
  一个健康的机体才能创造更多财富,健康就是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也从最平常的睡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