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
成立2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宋承祥
(2009年5月27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成立25周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在此,我和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到会的同志们共同祝贺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成立25周年!同时对这次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25年来关心、支持、领导和参与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工作的老专家、老领导和全体同仁表示诚挚的问候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也由衷地感谢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代表的有关高校,他们为山东高校校报研究会的工作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抚今追昔,在以在座的老专家为代表的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精心呵护下,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这25年,是山东高校校报研究会组织全体校报同仁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执着追求的25年。本届研究会,发扬了历届研究会的优良传统,不仅工作出色,而且时刻不忘饮水思源,一向关心、敬重为研究会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专家。今天的场面使我们深受感动!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25年的发展历程,适逢高等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年代,我们校报研究会真实客观地见证了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风雨历程,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今天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省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39所发展到2007年的114所(其中本科高校45所);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45.3万人,是1978年高校招生1.97万人的23倍;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由1978年的3.84万人发展到2008年的15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4年达到17%,顺利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2008年提高到22.2%。随着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的增如,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也相应得到了明显改善。以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以前的1998年为基数,全省高校校舍总建筑面积由1998年的765万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428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由1998年的51亿元增加到583亿元;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数由1998年的2.71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8.94万人。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环境明显改善,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高校校报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校报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养人才、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是山东省委、省政府联系高校广大教职员工的桥梁。自1984年5月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成立以来,坚持正确的办会、办报方向,取得了优异成绩,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高校校报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有一些问题亟待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来解决:对高校校报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校报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校报的工作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高校校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待于再上一层楼。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针对高校校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校报事业在21世纪的大发展,积极主动地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动高校校报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一、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高校校报工作的发展目标。高校校报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央总的要求,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重要任务,着眼于服务建设一流大学这个工作大局,着眼于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根据高校校报发展的自身规律,制定和实施高校校报发展的整体规划,不断提高高校校报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第二、做好发展规划,积极推进高校校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校报的发展也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规划。同时要继续做好深化高校校报工作体制改革的大文章,以改革促发展。要统筹规划高校校报、刊物、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协调有序的发展,真正实现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要树立精品意识,打造校报品牌,创建名牌栏目,不断凝炼校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吸引一流作者、吸引广大读者,努力提高校报稿件的新闻价值、资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不断扩大高校校报的影响力。要积极借鉴社会优秀媒体的成功经验,力争在选题、调研、写作、内容把关、意见反馈等环节都做到最优,真正建立起高效率的校报工作机制。
第三、加强高校校报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的校报总编和编辑记者队伍是办好高校校报的前提条件。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抓住吸引、培养、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努力把优秀人才吸引到校报编辑记者队伍中来。要高标准、严要求,对每一个校报工作者进行培训,注意培养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政治敏锐感和综合素养。校报的负责同志一定要有政治家办报的意识,确保把好关,把好度。要加强对校报工作人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为提高校报工作水平提供保障。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专业人员管理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第四、不断提高校报办报质量和水平。通过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大好时机,认真调研,推动校报在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增强校报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校报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要进一步增强校报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绝不能给错误言论和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绝不能因管理疏忽造成不良影响,绝不能因技术操作失误而造成政治性错误。
第五、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校报工作的领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创高校校报工作新局面必须加强对高校校报工作的领导。高校党委和行政要切实加强领导,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高校校报工作规律,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校报工作,把校报工作列入学校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切实解决校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积极探索创新高校校报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校报研究会的作用,不断提高校报质量;要积极为高校校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制度环境。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校报领导班子建设;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要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不断增强活力,提高工作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将不断加强对高校校报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建立科学的校报评估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的组织作用,积极支持他们在业务研究、人才培训、好新闻评选、报纸质量评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时光飞逝,光阴如梭,25年时间犹如弹指一挥间。我们恳请各位老领导、老专家继续更加关心山东高校校报的发展,希望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及其高校校报的同志们,再接再厉,牢记老领导、老专家、老报人的嘱托,认真总结25年来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更好地发挥校报的作用,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