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泽史话
●鲁 丹
十八、先贤卜商
桂陵柿叶桑梓地 西河石室育良才(三)
桂陵,是自桂公至商公十九世,约六百余年,所有卜氏老人卒后安葬地。墓多地广,故称卜故都。卜商是卜姓儒家第一代人,尊为卜姓儒家始祖,对后世影响深远。传说,子夏与颜渊死后在地下为“修文郎”。因此,后世称文人去世为“修文”或“修文地下”。唐司空图《狂题》诗云:“地下修文著作郎,生前饥处倒空墙。”杜甫《哭李常侍峄》诗曰:“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卜子墓,全国有多处。河南温县,山西河津、文水等均有,唯菏泽卜故都为实体墓。《圣门十六子书》《阙里志》《山东通志》等皆宗此说。清刘藻编《曹州府志》载:“菏泽县”城北有 “卜子夏墓”(《图考》);“子夏墓在县北十里,今名卜堌都,高阜现存,墓前有祠。明崇祯中,兵宪冒起宗刻碑记之。”(《舆地志》);“先贤卜子祠在 (菏泽县)城北十里墓所,祀卜子夏,明知州许恩建。”(《秩祀志》);“《子夏故里》诗:‘石室荒烟断,井闾仍在兹。衣冠存后裔,俎豆见新祠。东鲁弹琴日,西河拥篲时。寥寥蓬户里,歌詠动人思。’”(《艺文志》明胡惟一诗。)千秋功绩,自有后人评说。子夏,唐赠魏侯,宋封河东公,进封魏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卜子。宋真宗《卜商赞》:“文学之目,名重一时。为君子儒,作魏侯师。先素后礼,始可言《诗》。假盖小嫌,圣亦不疵。”明万历间,朝廷直派官员锦衣直指钟化民于曹州卜故都卜子墓侧建祠,曹州知州吴邦相、周鼎增修。崇祯八年,兵宪冒起宗又重修,并立碑纪念。冒起宗《卜子夏祠碑记》云:
崇祯甲戌,余观察曹、濮……卜商字子夏,卫人,少孔子四十四岁,曹州卜堌都其故里也……经直指钟化民创祠之。州大夫吴邦相表其闾,州大夫周鼎封其墓而华表焉。祠久就圮(pi)。会乡人士谋更新之。余嘉其志,捐饩(xi)奉为落成……祠成于崇祯乙亥之暮春。墓在曹州城西北十里之卜堌都,与宁武子之墓相望云……六十七世万年、万诏,六十八世学美、学玉、孟秋、孟冬,六十九世光先、承先,亦可谓神虬修尾,杜若余香矣。
昔日,每年春、秋之季两次祭孔、祭先贤诸子。曹州府大小官员前往卜故都祭祀子夏墓、瞻仰子夏祠。时间为二、八月,抬着整猪整羊来到这里,子夏后人出来陪祭,叫奉祀生。祭后,猪羊肉用来招待礼相们和陪祭人员。祭罢卜子祭宁武子。宁武子墓祠在西北六里忠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