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大·老槐树·家
落叶卷地,燕衔雁尾,柳絮飘零,浓柳复荫。时间的经纬线竟然可以将我已逝去的大学三年时光编织得如此密密麻麻,真有点令人咂舌,有些不忍。恍惚中,大学的三年时光犹如咆哮的火车头,兜面冲来,呼啸而过……SHE早几年就曾深情地唱过“转眼已千年”,而我们这些大四生们或者雄心勃勃要开天辟地,或者麻木不仁想得过且过,当毕业临近眼前了,才不约而同地一阵感慨,“转眼已三年”。被现实风彻底吹醒了的我们便开始了各自疯狂的准备: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等。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似乎每个人都在为离开做着准备。但是,每次寝室卧谈会后,透过那一双双正在为未来谋划而略显疲倦的眼睛,我分明看出其中不乏伤感地流露出两个字 “珍惜”。
也许以后再也吃不上南苑的红烧肉了,还是多往饭卡上打些钱吧;曲苑酒家里大伙赤膀拼酒的年少轻狂好似还在眼前闪动,但是,此景重现的时候也许就到大伙吃散伙饭了。专业课还是要多上的,老师讲得都还不错。以前的我们就像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总喜欢和外校生相互比吹,却老是在不沾边的夸耀与谦卑中,忘记了长大……往往在要失去的时候才想起要“珍惜”。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对湘大的感情很是贴切,还记得在新生还未开学的时候,我们宿舍的隔壁有位学长,他已经考上研了,但是仍住在寝室没有搬走。问到他时,他淡然一笑。解释说,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是有些舍不得。
“有些舍不得。”多么有份量的一句话。它好似穿越了数百年,将我带到明初山西的老槐树下。我仿佛看到被迫迁移中原地区的山西父老乡亲们深情地望着那承载了他们生命力量的黄土坳、芦花荡,最后他们指着老槐树,对子孙们说:“孩儿们,你们记着,老槐树下才是你们的家。”不管怎样,湘大已经成为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愫,她给了我们“家”一般的依恋。毕竟,在她身上寄寓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欢笑泪水,寄寓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故事感情:也许你正在泽园英语rap,一不小心邂逅一个美丽的身影,金桂飘香,秋水漾起圈圈涟漪;也许我住在北苑,你住在金瀚林,在享受集体宿舍欢歌笑语的同时,相信你我都曾被 “为汶川加油”“爱心募捐”所感动,相信你我都曾被北京奥运时周围同学的奥运激情所感染。还记得和旋梯好友们在节日的下午,坐在图书馆前的草坪上,我们笑谈着诗歌,享受着青春的美妙,把最动听的声音诉于风儿……我的班级,我的集体,我的兴趣,以往的种种故事感情都化作麦田上的股股清风,幸福得令人眩晕。
雨是游子思乡的泪。新生开学,老天不失时机地飘来一层淡雨,洗刷了些许的暑气。素颜而美丽的湘大在翠木为衣,烟雨做纱,和鲜花点缀中敞开胸怀,迎来了八方学子。大一新生为湘大的发展灌输了新鲜的血液,也为湘大校园注入了清新的气息。同时他们也将幸运地迎来所有湘大人的一场盛事———纪念毛泽东同志题写校名并指示 “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暨建校五十周年庆祝活动。随着五十周庆祝活动的脚步越来越近,湘大也越来越漂亮。新体育馆已经投入使用,2008中国WCBA动感篮球争霸赛在开馆仪式上为湘大学子奉献了一场精彩对决。化学化工综合实验楼、法学楼等新教学楼相继投入使用,使得理科生的严谨理性与文科生的求知思辨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校史馆建设,道路改造,南校门改建等工程进展顺利。南校门前,高大的毛泽东同志铜像永远屹立在湘大校园,指引和激励湘大人奋发图强。
我们这一届毕业生是幸运的,末班车上还能赶上这样的盛典。到了百年校庆盛典时,我们再次相聚湘大,像大槐树下的父老乡亲一样,指着三道拱门,对着我们的子孙后辈们讲,这就是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