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我近年来的读书笔记,我自己都惊讶地发现,这些年我阅读的作品大都是女作家写的。这并不表示着对男性作家作品的排斥与不屑,只是每次抚摩起那些女性的文字,一种无以言说的默契与感动便缓缓从心底流出。我似乎看到她们用渴望的眼睛焦灼地看着我,等待我热切地回应她们,于是我会迎合她们的目光,走进她们那看似平凡却又独特的内心世界,进行一次灵魂的阅览,等待一次心灵的共振。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一个能写出灵性至极的文字的人,他必定有一颗柔软的心,而女性更是具备这一份灵性,她们笔下旋转着的是翩然起舞的文字。世俗 空灵———有关张爱玲如果有人说张爱玲的文字是奢华靡丽的,那只看到了她的一个侧影。张爱玲写的大都是普通人的心理生活,普通人的痛与伤,有些痕迹甚至无处告白,她只是借用了贵族的文字形式,偷渡现代人的内心,她的立场也是非贵族的,甚至是小市民的,并且她以这种“俗气”为荣。她的作品中有几个重要的命题:反爱情、反浪漫、反小孩、反女权的女权、反文明的文明。许多人只钦羡她的华美文字,并不曾领略她直抵心魂的“雾数”和“深刻”。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坚硬的女子,她用写作超越了内心的疾患,将它们磨衍成深刻的解剖和表达,既表达了自己,也表达了别人。
张爱玲以自己的作品筑成了普通人的心理疾病长廊。如曹七巧从受害到受虐到施虐的心理变化,小寒的恋父情结,佟振保的男性心理,王佳芝的报复心理和自我人格的确立等,都深刻地表现了心理和生活的互相影响乃至互相伤害。
记得张爱玲在她的《传奇》扉页上题词: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面寻找传奇。表达的就是同时寻找世俗和空灵的意图。
世俗的空灵只属于《传奇》。这可以说是张爱玲的小说最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了。深谷的百合———关于张洁提起张洁及她的作品,用一朵花来比喻,我会选择深谷里的野百合,流动着一种清新与自然。她能因了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而去写作,她总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把心中的点点感悟和顿悟织成梦,她徜徉其中,乐不思蜀,怡然自得。
第一次接触她的作品是在初中课本里的《挖荠菜》,一个轻灵、俏皮的的少女跳跃在我的想象里,再大一点她的《我的四季》却给我另一番体悟,她把生命切割成春夏秋冬,每一季都有生命的充实和蜕变。恍惚间,我似乎看到她由一个农村“野”女孩长成了一个外秀内优的智慧女性,不知这又是完成了生命的哪一次蜕变?
如果说张洁的散文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那么她的小说便是一卷入木三分的隽秀书法。她能用灵动的文字指向一种深沉的情感。经她沉潜十二载写就的《无字》,一部类似忏悔录的作品,将我们美好的梦撕碎了。开篇便是“这个女人望着前方的那棵树…”她平静地将尘世间的男欢女爱、海誓山盟、地老天荒一点点挑破、击碎。很痛,也很伤感,极具自我“刮骨疗毒”的坚忍气质。生命通过文字饱蘸了血泪、疯狂和绝望并演变成跌宕的命运,而跳跃起来的不再是简单的爱恨情仇,三代单传女人的爱情遭际,读来令我们扼腕叹息!
张洁的笔下,也是生活里的普通人,普通事,普通的家庭,但那种温婉、细腻的笔调却是独一无二的。她的情感只是含着,热泪也只是抑制着,痛苦也只是缄藏在心底,字里行间却充满着悲悯情怀!———关于我自己我羡慕那些用肢体和皮肤来写作的女人,她们不是用高度驯化思维着的大脑,而是用每一个毛孔和触须的敏感以及细微用天生的敏锐和才气,细致体味风疏雨骤的时令节气,深刻感受冷暖无常的世态凉炎,用她们的一份真诚的生活体验,去自在的描写和抒臆。
我渴望与她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