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尔尼一景 宣文/摄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诗句是说古代扬州占尽了天下风光的三分之二。甲子轮回,岁月沧桑。快速发展中的扬州,正在实现使古代文化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理想。
扬州文化博大精深,若诸君有兴趣畅谈,怕是三天三夜也聊不完!扬州,乃一古色古香的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作为一个扬州人,我深感自豪!在此,我愿意把我对扬州文化的感悟与大家分享,中国人习惯用数字顺序来阐述事物,我也斗胆试用一至十来勾画扬州文化:
“一株花”。相传有琼花一株,天姿国色。诗云:“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天下无双独此花”,故欧阳修在花旁建“无双亭”。瘦西湖内有琼花观,古称后土祠。琼花现已成为扬州的市花。
“二分明月”。古代扬州为经济繁华、文化昌盛的中心大城市。故唐人徐凝称其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繁荣冠盖全国的代名词,城中还建有“二分明月楼”。
“三把刀”。指厨刀、剃头刀、修脚刀,代表扬州餐饮、理发、沐浴服务行业。扬州的这些行业师傅的手艺,曾风靡全国。
“四大菜系”。扬州的淮扬菜同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中国的四大菜系。淮扬菜以尝新、时令、清淡、恬雅而闻名。新中国成立当晚“开国第一宴”,就是用的淮扬菜谱。
“天下第五泉”。唐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将扬州大明寺的泉水评为“天下第五泉”。第一泉在镇江,第二泉在无锡惠山,第三泉在苏州虎丘,第四泉在丹阳观音寺。
“六次南巡”。康熙从1684年到1707年的23年间,六次南巡,都在扬州停留。乾隆从1751年到1784年的33年间,也六次南巡,每次必在扬州游览。他赞美扬州“广陵风物久繁华”。康、乾每次南巡,都促进了扬州的繁荣。
“七弦琴”。俗称古琴,有三千年历史,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盛行古琴,在清代形成广陵琴派,有《澄鉴堂琴谱》、《自远堂琴谱》以及《蕉庵琴谱》等。希拉克总统访问扬州时,曾专门欣赏扬州古琴名家的演奏。
“扬州八怪”。在明代以郑板桥为首的八位民间画家,拒绝正统主流画派的影响,追求个性张扬,并将书画导入市场,成为一种新潮流派。
“九州之一”。我国古代将全国划为九州,除扬州外,还有冀、兖、青、徐、荆、豫、梁、雍等州。当时扬州地域广大,管辖现在的东南数省。
“十里长街”。唐人张祜诗曰:“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望神仙。”还有诗曰:“春风十里扬州路。”因此有“十里春风”、“十里红楼”的说法,皆是形容扬州十里长街的繁华。
以上十条,仅仅勾勒出扬州文化的一个轮廓而已。我认为古扬州文化还有它自身的特色:
“商贾文化”。扬州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之一,其文化的兴起,源于商业繁荣,亦为商贾而服务。
“名流文化”。历代文化名流,不是生于扬州就是到过扬州,如唐诗名家中,就有一半以上游历扬州。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四方贤士大夫无不至此”。他们纷至沓来,用大量诗作、文章、书画、音乐等来充实扬州文化,同时也宣传了扬州文化。仅近代编录的《扬州历代诗词》就近两万首,作者二千六百余人。
“休闲文化”。古为著名休闲消费城市,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茶馆、酒楼、浴池、园林、盆景、古玩、戏剧、曲艺、医药、保健等等在扬州皆为盛行。扬州人追求“惬意”,即讲究舒适、悠闲。
“水都文化”。水为扬州的灵气。扬州发达于大运河的开通,自古有“车马少于船”之说。连着长江的各条河流、湖泊,构成如“七河八岛”的水网地带。水多桥就多,园林也以水为魂。“两堤花柳全依水”,秀美的瘦西湖,更是扬州的精灵所在。所谓“上午皮包水(进茶馆),下午水包皮(泡澡堂)”,连休闲也离不开个水字。
“多彩文化”。扬州自古以来,不仅吸收、兼容国内各地文化,也吸纳许多海外文化。各类文化元素,长期在这里碰撞、交流、融汇,造就丰富多彩的扬州文化底蕴。
扬州文化是如此的美妙绝伦,如此的摄人心魄,如此的情深意浓,如此的钟灵毓秀,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目不暇接,如此的美不胜收,如此的叹为观止,真是说也说不尽……如今的扬州,继承着古风,在古城之上一个新的现代的扬州正在崛起!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正在很远的地方承受风雪,而我无能为力,我也会祈祷,让那些风雪降临在我身上。所以,请不要悲伤不要沮丧,请你相信: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永远有一个人在默默为你祝福。
正午的阳光洒满教室,温暖而舒适。课堂依然是课堂,桌椅依然刻满希望的痕迹,阳光扑过窗棂,暖洋洋地荡漾……就让时光记住,我和你,曾牵手在人生路上,走过春暖花开,走过夏木葱茏,走过秋风叶落,走过雪落盈湖。欣赏着同样的风景,歌唱着同一个希望;“踏过荆棘,不觉疼痛,有泪可落,不是悲凉。”
离别后的地球依然旋转,离别后的天空蔚蓝如昔,那么让我们依然展颜欢笑。迎着朝阳,把阴影留在身后。即使各自天涯,回想起彼此依旧感觉温暖。
在暮霭里俯首祈祷,别离的日子里,请彼此珍重。尽管他们说,世间种种终必成空,但是,我仍坚信并等待着,在这千回百转的命运当中,终会有一天与你重逢!
这是一个古老的国度,拥有着最为璀璨的文化,经历了最为坎坷的历史。中国,我的祖国,我的母亲!60年前,一群叱咤风云的豪杰们将一个崭新的名词———“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与您的时候,所有耻辱与践踏都被都丢进历史的旮旯,您的每一寸土地上都被初升的红太阳照耀。
60年,历史将所有尘封的往事缓缓开启。在记忆深处,是怎样的意志和努力,才能让这曾百年屈辱的国家重燃希望?又是怎样的气度与胸怀,才能让这曾满目沧痍的国度重新繁荣?
我的祖国,您那长达一百多年的受辱曾使我不止一次地流下辛酸的眼泪。我常常想,倘使那个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未曾出现,如今又是怎样的局面?是不是我们至今依然在列强铁蹄的践踏下,是不是我们的人民依然还生活于水深火热中呢?
老一辈人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对于我们这一代从出生就在和平环境下被呵护与溺爱的孩子来说,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然而,我们都切实感受到中国的强大,我们这13亿华夏儿女尝到了幸福与和平。这就是我的祖国,我强大的祖国!
梦里千回百绕,回首时却也只是只字片语。我无法真切体会,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响亮地向世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这片土地是怎样的沸腾,每个人的心是怎样激荡。然而,我能想象到,那一双双满含泪水的眼睛,是多么美丽与动人!我们的人民承载了祖国所有的梦想与激情,承载了祖国所有的责任与使命。他们用无比勤劳的双手,支撑起这个新的国家。在汗水与泪水交织的年代,即使贫穷,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也无怨无悔。因为,不管怎样的辛劳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都是为了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的未来。所以,即使劳累,大家也依旧神采奕奕,以满腔热情和满身的技术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他们是国家主人,是最强大的主人。谁都愿意也能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去边疆、去农村、去最是艰苦的地方。
这该是怎样一个团结奋进的民族?这该是一个有着怎样强大凝聚力的国家?每一个国家的成员都为了祖国的辉煌忘我奋战。
60年,我们看到了日新月异,我们见证了翻天覆地,我们懂得了坚强,拥有了自主,也学会了接受批判。我们中国人,无论身处何方,无论成功与失败,都记着我们共同的伟大而美丽的国度。说不尽、言不明的情愫早已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建国60周年了,我们迎来的又岂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0华诞?我们迎来的是所有中国人的伟大纪念!60年的风雨,60年的建设。是一代又一代人,用自己的手,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如今的盛世。
我们的土地,我们的人民……所有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光耀———这是我的祖国,我灵魂深处最引以为傲的一部分,因为我的血脉中流淌着中国人的血。
我们可以忘记那些曾加注在我们身上的仇怨与屈辱,但是我们永不能忘记,祖国曾经的呼唤与挣扎。从我们的祖国身上,我们要学会坦然面对一切,要用我们的美德与品质,以德感人,以德抱怨。
这个世界最强大的不是那冰冷的武器,也不是那坚不可摧的城墙,而是我们这伟大的团结的人民,而是我们这无私的宽怀的人民,而是我爱国的勤劳的人民!
我爱我的祖国,更爱祖国的人民!
我是草我有着孤独的高傲我蔑视那青松厌恶他万年不变的色调我是草我不畏惧这寂寞的煎熬因为我知道我心中永远澎湃的浪潮因为我知道坚硬的石头也阻止不了我终将爆发燃烧!
我是草我喜欢在夏风中肆意飘摇我喜欢自己清绿的味道我喜欢在大地上延展、奔跑我喜欢这生命激昂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