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告别江宁 展望未来


  傍晚,独自行走在去教室上自习的路上,一路是昏默的夏日暮色映衬着早已熟稔于心的风景。我一遍一遍地思忖着如何将这些意味深长的物象放进我的视野里,让它们组成我这三年大学的回忆,于是一些点滴,深深浅浅的影像毫无秩序错乱地涌来。
  还记得大一的组胚课上,第一次穿上白大褂,简素的衣着上绽放着我们灿烂的微笑;没忘记大二的暑期实践中,第一次抽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小心翼翼的双手触摸着厚重的生命搏动。转眼间,已经走过了三年的医学理论学习,很快就要踏上临床见习的岗位。我们正一步步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面对角色的转变、憧憬、喜悦、忐忑,急切一时涌上心头。是时候,给未来拟一份规划,为现在订一份教材了。
  临床的见习不仅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补充与加强,更重要的是对临床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是我们从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过渡阶段。在这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当加倍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次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临床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理论知识在病房里捉襟见肘。所以,我们只有从现在就做好准备,才能在踏入临床的时候应对自如。
  每接触一个病例,应及时回归到基础学科的知识点,将理论和实践建立起有效的串联,进而深化理论,指导实践,逐步建立起临床诊疗思维。
  适应临床的重要性丝毫不逊色于任何知识点。记得,我们在麻醉见习课上,现场观看了腰麻的全过程。期间,有位同学晕血,被搀扶出了手术室,有的同学也因受不了而中途离开,而有的同学则从中学到了知识,熟悉了操作。
  这些都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临床医生不仅需要熟悉知识点,勇气、耐心、信心、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同样必不可少。
  因此我们在见习期间,一定要深入了解各种疾病,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操作,培养良好的诊疗技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积累。
  走上临床,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为病人解除痛苦,践行医学生誓言。从学生到医生转变的过程,不仅仅是临床诊疗思想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医德医尚的形成过程。
  医乃仁术,大慈恻隐,救死扶伤。医务工作是一种神圣的服务工作,是一种满足心灵需求的工作,是一种真正体现生命之上的工作。只有对医务工作,对生命抱有无比热忱的态度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精神的满足,才能在医务工作中体现出自我的价值。
  那么,我们在见习中所能做的且必须要去做的就是去接触病人,关怀病人,爱护病人。
  很快我们就要奔赴临床第一线,我的梦想早已蓄势待发,我用每一天每一秒来凝视想象,想象着流逝的时光如何镌刻未来的模样,想象着未来的我们如何向今天的你我微笑回望,我的纸飞机已经启航,去我想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