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大一新生,开启你的职业生涯刘玉霞


  大一新生进入梦想中的大学,欣喜的同时也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学习方式的改变,交际的困惑,就业的选择……大学生活宝贵而短暂,转瞬即逝,把握不好,面临就业时,往往容易惊慌失措,如为逃避就业压力而盲目考研,没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却一心想进大城市大医院、拿高薪等。
  读大学,读什么?
  很多同学会问,读大学,到底读什么呢?大学,无论读到什么学历层次,最终都要落脚于职业,走向就业。从这个角度来说,读大学就是读专业和职业;就业,是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就业是选拨精英、精英间的竞争。这样说来,读大学,应该是把自己锤炼成精英的过程,是围绕自身的职业目标,不断培养发展自己,进行有选择的知识积累,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读大学,要学会做人。大学生活是修炼职业人的最佳平台,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对自己、对家庭、对工作负责,是职场的基本要求,是大学最重要的必修课。
  读大学,要学会学习。大学学习的重点是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专业理论实际应用的思路和方法。面对空闲骤多的大学时光,要有效实现学习目标,大学新生更要修炼好高效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的能力。
  读大学,要学会做事。大学生学会做事,要有思想、有方法、有竞争力。要熟练使用解决问题基本法则的能力,培养思维创新能力,积累自己的做事能力。
  读大学,要学会思考。学会思考,就要多读书,培养自己的文化气质,增强自己的品质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就业观。
  读大学,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活在建构好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更要以培养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重点,确定职业方向,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实现由大学到社会的有效过渡。
  总之,大学是我们踏入社会的职训场,只有潜心修炼,切实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应聘能力、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等等,才能实现更好就业。
  读大学,怎么读?
  踏入大学就意味着直面就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很大原因是自身就业竞争力不强。作为大一新生,我们应该树立“读大学,就是读职业”、“就业从大一开始的”的就业新理念,不断锻炼,切实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只有做到这一点,大学生活才不容易感到空虚、迷茫、失去方向,宝贵的大学时光才不会被恋爱、游戏、娱乐等占据……要想做到这一点,从入学开始,就要制定大学各阶段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培养和提升的详细规划和具体实施步骤,通过自身的科学规划和努力,最终实现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大一新生,应主要侧重于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系统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以及职业对自己的相关要求,正确认识了解自我,注重语言表达的训练与人际交往技巧的积累;大二学生,应主要侧重于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努力构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大三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职业目标,努力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和对未来发展做出决策的能力;大四学生,在掌握临床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了解省内外就业、考研、公务员等就业去向相关知识,进行面试技巧、求职策略、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等的内化积累;大五实习期间,在准备研究生或公务员考试的同时,更要注重省内外招聘信息的搜集、求职技巧的学习、职业素养的养成以及专业能力的提高等。
  大学,不仅是学习的园地,更是通向社会的桥梁。在这里,我们将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在这里,我们将注重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有意把自己锤炼成精英;在这里,我们将认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大学规划,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修炼自己的职业素养。
  大一新生,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请开启你的职业生涯!
  !职业指导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