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妹
我妈一共生了六胎,基本上间隔二至三年生一个。除老四是男孩外,其余都是女的。妈妈为我们六姊妹缝缝补补、浆浆洗洗、理瓜切菜、蒸荼煮饭,一天到晚忙不过来。爸爸是个搬运工人,个子高,力气大,全家人的一切生活费用都靠他一人挣来。
爸爸身材魁梧,心地善良。一天黑夜,爸爸送货回来,经过一条小巷时,听到一个婴儿的哭声,他就趴在窗口瞄了一眼,看到一个婴儿正攀着尿桶边在哭!爸爸连忙放下板车进屋去看究竟。原来是这家已有四个小孩,全是女的,现在又生下小五,又是女的,狠心就把她丢进尿桶里。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夜间出现这种事并不稀奇,穷人们为生活所迫走投无路,无可过多指责。但奇怪的是刚生来不久的娃娃竟能攀着尿桶边哭,真有点难于想象!此情此景,爸爸陡起恻隐之心,对主家说:“可怜的小家伙。让我抱回去抚养好不好?”主家正求之不得,马上就把孩子从尿桶里捞上来,包了一块破尿片递给了爸爸。就这样爸爸把这个可怜的女婴捡了回来。刚抱到家时我们都不欢迎,家中早已儿女成群,生活已经够艰难的了,现又添一口,今后只能拼命去养活她!妈坐在床边未发表任何看法,只是两眼痴痴地望着浑身在发抖的婴儿。
这时爸爸开口说话了:“孩子他妈,我是看到这孩子实在可怜才抱回来的。人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就可怜这小家伙吧!趁老六尚未断奶,你可以一起喂她。至于今后,一蔸草自有一滴露水养,她的吃和穿总能想出办法来的。目前对我家来说只不过多摆一只碗多一双筷子而已,还是尽尽我们的力量吧!”这时妈妈才仿佛从痴呆中醒悟过来,二话没说就接过爸爸手中的婴儿喂了第一次奶,随后就把她像护宝一样包扎起来。这样我们家又多了一员,我们都叫她“七妹”。
我们七个姊妹在父母的苦心培育下艰难长大,基本上都读书到初中毕业,几个女的都是20岁左右出嫁而成为家庭妇女。四弟是男孩,全家就数他最不争气,好吃懒做,赌钱打牌,常与社会上流痞为伍,打架斗殴,常惹爸爸生气。不到20岁就被爸爸赶出了门,至今没有音讯。待老六出嫁后,家中就只剩下七妹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了。由于生儿育女过多,长期劳累过度,两位老人尚未进入真正的老年,形象就和七八十的翁妪差不多。我们几个出嫁了的姐妹转眼就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主妇,每天忙于自家家务,很少回家看望照料爸妈了。孝顺父母的事就完全丢给了七妹一个人!
1961年,我妈中风瘫痪,卧床不起,换衣晒被,洗头洗脚,端屎接尿,煎汤熬药,背出背进,全靠七妹一人承担,其他人,包括我在内都没时间。那时正是我国的三年困难时期,什么东西都缺,那怕是一片香干,一粒豆鼓都要用票才能买到手,人均定量又低,城市居民每月只有21斤粮食,即使是臭鱼烂虾也能引起人们垂涎三尺。我们姐妹一个个都是勒紧裤带过日子,哪还有什么余钱剩米来接济娘家?!但七妹却不一样,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爸妈!包括她自己的那一份定量在内。她到一家餐饮店端盘子,洗碗筷,当服务员,将别人吃剩的残汤剩饭塞自己的饥肠,哪怕是别人掉在地上一小块镘头碎屑,她都拈起放到口里!为此她受过很多人的白眼与蔑视。偶尔遇到别人办洒席剩下的一点点可口的菜肴,她都小心翼翼地用纸包起来带回来让爸妈吃……1967年,我妈不幸离开人世,六姐妹中唯有老七哭得最为伤心。几次昏厥过去,不省人事,我的爸爸和五个姐妹,连忙把她抱到怀里,劝她节哀,她才慢慢地缓过气来。这时她已是26岁的大姑娘了,还一直没谈恋爱。是她不惹人喜爱吗?不是!是她脾气性格不好吗?更不是!她一米六三的个子,白里透红的圆圆脸蛋,可以说是人见人爱。她的任劳任怨、孝顺父母、脾性柔和远近闻名。只因她志向坚定,感情专一,一定要照料好捡回自己的爸妈,从不和别人谈婚论嫁。我们这些爸妈的亲生闺女都做不到这一点,七妹却做到了。每当想到这些就不知不觉地留下了伤心和敬仰的泪。
妈妈辞世以后,七妹与爸朝夕相处,同甘共苦,又度过了十一年的时光,直到爸爸也离开了人世。那时她已是37岁的老姑娘了!一直到爸爸死后的第二年她才出嫁,男方已50多岁,死了伴侣,身边有两个小孩,她就这样当起了后妈,又将自己的一切又奉献给了丈夫和两个孩子!
黄金有价情无价。我常想:每一个人都在这个世界走了一遭,无论他出身如何,做事多少,只要他能像七妹那样知恩回报,浓情付出,他就是人间楷模,永远受人敬仰。(作者系湘大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