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梦也不会想到,选择向往已久的百年山大之后,还有机会踏进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著名学府兰州大学的校门。当然我并非唯一的幸运儿,山东大学每年都数百名和我一样幸运的同学,乘上母校山大 “三种经历”的快车,踏进了国内十余所著名高校的大门。
当初选择交流访学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兰州大学。首先因为兰州大学是我家乡的学校,但我对她的了解却还是远远不够,对于家乡这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我心里时时充盈着游子般的思念和关切;其次是因为兰州大学矗立于西部热土,素有 “西部教育防沙第一站”的美誉。既领略家乡大学的风采,又放飞西部热土的梦想,选择到兰州大学交流访学,何乐而不为呢!
淳朴和热忱,这熟悉的乡土气息,又一次深深地感动了我的心灵。到学院报名的时候,我这个游子却享受了贵宾一般的待遇,几位负责老师对我的学习和生活十分关切,住宿、饮食、选课等等问题都顺利解决了,甚至有一次,辅导员老师还担心我拿不到校车车票,亲自送到了我的手上。我又回到了亲人的怀抱,说来惭愧,颇有些 “此间乐,不思蜀”的感觉了!
第一次与新班级的同学们见面,也正好是新班主任与同学们第一次见面的日子。班主任李老师很快就引导我走进了这个似曾相识的新集体。不一会儿,李老师便被围上来的同学挤到一边了,同学们对我的好奇和对山大的景仰占据了整个交流的空间,我应接不暇,李老师却会心地笑着,说了几句话,就悄悄地退出了教室。
刚刚荣膺西部美食城的兰州,简直就是一个面食的海洋,无论走到那里,总有面食的清香诱惑着你的胃口!在校园小店里,在若隐若现的灯影里,看着拉面师傅优雅地拉出一把一把银丝般的面条,精制牛肉汤的清香扑鼻而来,每个人都会心旷神怡,变成一只谗猫的!
我们这些来交流访学的同学早就不甘寂寞了!不满足于潜移默化式的交流了!先是齐心合力,在西北飘着细雨的日子,成功举办了 “兰大、山大师生联谊会”,得到了兰大学工部、艺术团的倾力相助,两校师生济济一堂,从容谱写着两校文化交流的篇章!在山东大学诞辰103周年纪念日期间,我们又举办了 “透过校报看山大”纪念活动,让兰大师生更进一步理解了山大的辉煌历史和充满青春活力的发展现状,我们更加兴奋了!积极参加学校的绿化工程,任文昭同学还主持组建了物理学院文艺部哩。最近, “山东大学文化展”、“交流访学学生纪念通讯专刊”等活动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勤奋求实的山大学风,在这里遭遇到了严峻的 “挑战”。社会学系陈文江老师概括兰大的精神是说:“求实精神才是兰大精神的核心!”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越来越感觉到了这句话的分量。社会学系的同学们就自发成立了一个读书会,对经典学术原著扎扎实实、一本一本地往下读;几乎在每一节课上,即使对于一个极其细微的问题,同学们总要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引发更深的思考或弄清楚原委。社会学系的实践教学制定了详实的实习计划和考核标准,更是体现了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
在另一个方面,兰大人对自由开放办学精神的追求,也出乎我的意料。以前的印象,似乎西部总是代表封闭、代表保守甚至死板,然而兰大终于纠正了我的偏见!课堂气氛的活跃,每每激发我参与讨论、把心中所想一吐为快的欲望;校园里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层出不穷,更是点亮了青春的校园。兰大并没有因身处西部而固步自封,恰恰相反,她却是求实进取、自由开放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默默无闻地传承和发扬着 “五四”以来中国大学的学术精神,在西部热土上竖起了一面光辉的大旗,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是一个古老而年青的大学校园,也是兰州市东扩区的一部分,说她古老,是因为她坐落在古代一个小国家的都城旧址所在地,更重要的是,她承载着兰州大学近百年优秀厚重的历史传统;说她年青,是说她刚刚开发建设,更重要的是,她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建设也需要一个过程,榆中校区的开发和建设,难免会承受一些开路先锋的孤寂和艰难,但这对于 “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兰大人来说有算得了什么呢!兰州大学与生俱来便与西部的开发和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正是兰大人光荣而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是兰大人的骄傲和自豪!
时光飞逝,短短一年的交流访学生涯即将结束,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里,我与兰州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想及此,总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和自豪!时常想起展涛校长那铿锵有力的声音: “经历本身就是一笔财富!”作为 “校园文化使者”我深感获得 “第二校园经历”的荣幸和自豪,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
此时此刻,心潮澎湃,千言万语尚在胸中,不忍继续落笔,草就歪诗一首,或可略表心意:山东音书多,归期已定夺。近夏情渐怯,难舍故乡学!学业修未精,时光已期年。同为兰大人,努力添光辉!
(作者为山东大学赴兰州大学交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