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此安彼安


  外婆 对于小镇的记忆是从建国开始,我对小镇的记忆却年轻地只有几年,小镇在外婆的记忆里的跌宕起伏,贴进我的耳朵,她开始喃喃述 说:
  “吱嘎、吱嘎…… ”我揉揉眼睛,睁大,光向周围散开。
  翻了个身,透过浅浅的窗棂,对门,走出一个慵懒的女人,抬开门,立在旁边,木门的磨擦发出令人辗转的声音,我用力嗅着雨后的气息,泥土漫延到整个肺部,母亲的手拂到我的头上,似梦非梦地把我揽入怀,唏唏嘘嘘地埋怨,然后继续酣睡。
  吴侬软语,小桥流水,整个童年我便浸在那里。
  清晨,鸡鸣。随着母亲走在石板路的街,故意踩得水花噼啪作响,小小的手藏在母亲的手中,这个小小的我,用眼睛满满尝尽木头的桥栏,精美的房檐,近似于清朝的春雨。小镇流传着乾隆曾经来过的故事,京杭大运河静静圈抱着这座小镇,河边浣衣的女子软语绕口,街边上闺房有着小小的窗口。
  这是建国初期小镇的故事。我眯着眼睛,思路飞到了外婆的话里,外婆开始停语,拿了小凳,放到门边,开始择菜。我随着外婆,靠在门边上,巴望着外婆还能讲些什么。外婆摸摸我的头,说是一下子说完了,下次我便不来玩了,我摇摇头,母亲这时拉过我的手, “贝贝,回家了,下次再来看外婆。 ”
  向外婆挥挥手,向古镇挥挥手。
  时光荏苒。
  “贝贝,还不来看外婆,小镇上衣服店多了,也有品牌店了,什么时候来看看吧,外婆带你去买衣服好吗,你现在又长高了吧? ”
  “嗯,外婆,我学习忙,等不忙了就去。 ”
  “贝贝,政府开始改造房子了,要建新房子,你再不来看看,以后旧房子没有了,你不想念外婆给你讲的那些故事吗,那些房子都有故事的,你还不回来吗? ”
  “外婆,不好意思,我要中考了,考完就回去吧。 ”
  “贝贝,我担心老房子要拆了,政府要埋河了,我看木头房影响城市规划,迟早要拆掉的,贝贝,我很担心,这是历史啊,皇帝来到过这里,不能拆,不能拆啊…… ”
  ……“贝贝,我老骨头也移不动了,来看看外婆,外婆还住在这里,我倒认为老房子顶好,我不习惯睡高楼,贝贝,来看外婆好吗? ”
  “外婆,等我。 ”
  风霜的古街多了一个青春的身影,我转过街角,球鞋与石块发出轻微的摩擦,我急急走过廊屋,快步越过堂厅,张望到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安详地坐在凳子上,她抬头,眼角的皱纹如水波般漾开。
  我与外婆走在古镇河边。
  此岸,古镇仍恬静地在运河的怀抱里,彼岸,高楼大厦此起彼伏。经历了建国 60年的 时光,小镇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大潮的撞击中健康成长,此安彼安,而这样的小镇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它们真实存在于国家的各个角落,继续发展、繁荣、富强,继续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