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继续解放思想 努力推动我校残疾人高等教育二次创业特教学院(医学二系)


  残疾人医学高等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宝贵的人文资源和最亮的文化名片。残疾人教育的创办是学校解放思想的大胆创举,是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为我国残疾人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我校残疾人教育既存在严峻挑战,又面临难得机遇。在新时期,要实现我校残疾人教育新跨越,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全校解放思想大讨论第二阶段,医学二系在开展好校内学习讨论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三项工作:
  1、参加了中国残联在长春召开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讨会”,在会上刘志敏作了题为 “高校———残疾人事业的积极推动力量”的主题发言,发言从弘扬人道提升社会文明、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和谐、贡献知识推进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结合滨州医学院的创新实践,对高校在残疾人事业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会议期间,与中国残联领导、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把学校的残疾人教育放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考察,拓展了认识视野,提高了残疾人教育社会文化价值的认识。
  2、赴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考察专业学科建设,重点考察了听觉语言康复专业,与黄昭鸣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学校特殊高等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探索新的空间和可能。
  3、深入学习了中央政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会议精神。3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部署,最近中央下发了七号文件,这昭示着残疾人事业又一个春天的到来,残疾人高等教育迎来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信心。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第二阶段,我们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围绕促进残疾人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进行深入思考,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反思与筹划同步,我们的思想境界进一步提高,感到收获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科学发展观的理性视野下审视理解残疾人教育,提高了对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从历史看,残疾人教育的创办是我校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大胆创举,是滨医精神的集中体现;从现实看,残疾人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是“仁心 妙术”校训精神的生动诠释;从未来看,残疾人教育将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也将为我校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再添光彩。
  二、在科学发展观的框架下准确把握机遇与挑战,明确残疾人高等教育在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中的地位。
  我校残疾人高等教育不仅面临保持优势地位的严重挑战,而且存在生存危机,不实现专业、残疾类别的突破,我校残疾人教育将逐步萎缩,如果这样,光荣的历史就淹没不闻了,人文精神将失去一个宝贵的滋养源。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残疾人高等教育有何重要意义?
  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框架下,我们可以说,残疾人高等教育在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中有特殊意义,残疾人教育是人道主义事业,人文性是医学的本性,残疾人医学教育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医科大学奠定人道主义的价值基础;医学二系“人道、和谐、创新”的精神品格彰显“责任、关怀、卓越”的大学精神;残疾人教育是学校成就的展示窗口,教育创新的试验田,专业学科发展的增长点。
  三、用科学发展的智慧筹划发展路径。树立文化二系新形象,开展文化创新活动,不断丰富和提升文化形象;面向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成才两个需要,实现发展领域的拓展,中国残联基本同意将我校医学二系建设成为残疾人工作者培训基地;在专业学科建设上力争实现突破,确保针灸推拿专业获得批准,并为听觉语言康复专业物色培养师资做好前期准备。
  越是深入思考,我们越是感到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实现我校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第二次创业,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拿出当年创办医学二系的胆识和勇气,必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