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作为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教务处(实践教学部)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我校学科专业建设,下一步要更加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根据我校办学定位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稳定现有在校生规模,注重专业数量、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突出重点,强化优势,扶植新兴,打造品牌和特色,增强我校各专业的优势和竞争力,办好、办活专业,前期按大类培养,后期科学灵活设置方向;要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包括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实验室建设等,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从根本上杜绝“选择专业等于选择失业”的情况发生。
二、紧密结合行业标准,修订完善各专业培养方案我校即将进行的新一轮各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修订工作,必须遵循“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整体优化、强化实践、注重创新”的原则,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紧密联系行业标准。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要与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接轨,医事法学、信息等专业要以具体行业标准为指导;专业培养方案要注重科学性,体现特色性,要统筹培养的全过程,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力求各专业培养方案科学、规范、有特色。
三、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做好课程体系改革进一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形成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第二课堂、课外科技活动等为补充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深化学分制改革,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为目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进一步修订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大纲,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学生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人文课程,开设社会医学、就业指导、沟通技巧、礼仪接待等选修课程,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加大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改革力度,使学生掌握较强的语言与计算机应用能力,使之成为就业面试的“敲门砖”。
四、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切实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是学生就业的保障。逐步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大模块为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占总学时比不低于35%);健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积极推进实习教学改革,重新修订毕业实习大纲,对实习内容进行更新与调整;根据学生特点,推行个性化实习方案;注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开题、研究及论文工作,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新意识。加强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逐步与国家有关执业考试相接轨,促使学生掌握较强的实践能力,提高自身就业竞争能力。
五、密切与教学基地的联系,扩大我校实习生的影响教学基地或实习单位是我校毕业生重要的就业渠道,大批优秀学生在见习、实习期间就因个人的突出表现而被用人单位看中,因此我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是适当增加数量,二是扩大范围,三是加大投入,四是加强交流联系。积极走出一条“实习就业一条龙”的新路子。
六、做好招生宣传、录取工作,争取更多优质生源面对生源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大趋势,我校在做好改善条件、规范培养环节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招生宣传新举措,建立多渠道、多途径相互补充的招生宣传模式,如电视宣传、发邀请函,校园开放宣传等,从而扩大学校知名度。计划08年暑假期间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中学负责人、毕业生及学生家长来烟台校区参观交流。制定奖励政策,鼓励优秀考生报考我校。严格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坚决清退冒名顶替者和体检舞弊及其他舞弊者,确保生源质量。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树立了信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会秉承我校 “教学第一,质量至上”的办学传统,坚定不移地围绕“服务社会、重在基层”的面向定位,“把好进口、规范环节、优质出口”,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