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佳文汇集

新闻培训十个授课提纲,哪一堂课你想听?

新闻培训十个授课提纲,哪一堂课你想听?

?上周发表的《如何把新闻培训办得生动实效》一文说到:“在上课前一周或半个月,新闻培训课的主办方应当认真研究一下,结合当前形势,这次培训要讲什么内容,想达到什么目的。可以针对新闻宣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员们提出的问题,列出一个授课提纲,让授课...

华文融媒云 2021-05-21 569
抓住几个关键点,就能写好“旅游漫笔”

抓住几个关键点,就能写好“旅游漫笔”

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写“旅游漫笔”的人多了起来。“旅游漫笔”成了不少媒体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经常会在版面上亮相。笔者在一段时间内,曾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版写过几十篇“旅游漫笔”。后来,这些文章汇成一本书,书名叫《乐在旅途》。在写作的过程中,...

华文融媒云 2021-05-21 584
“采访要以十当一,写稿要以一当十”

“采访要以十当一,写稿要以一当十”

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原记者部主任田流老师在谈到自己的采写体会时,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采访要以十当一,写稿时要以一当十。”他解释道:“采访要以十当一”说的是,采访时要多多获取材料,材料越多越好。因为有时采访时觉得材料差不多了,可一到下笔写稿时...

华文融媒云 2021-05-21 578

做到这“五点”,党报融媒产品解锁“顶流”秘籍

近年来,媒体融合深度发展,各大媒体纷纷在融媒产品上发力。融媒产品,成为媒体行业求变求新的突破口,也成为媒体行业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爆款”产品更是提升媒体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湖北日报以深入融合、整体转型为导向,创作和呈现了诸多融媒产品,其中不乏“爆款”、精品,初步形成了融媒报道的新路径。

新闻前哨 2021-05-20 61

新媒体4.0时代,什么内容能让用户点开?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及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步成熟,媒体行业再次迎来变革。面对未来的新局面,新媒体需要在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未来新媒体4.0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新闻前哨 2021-05-20 48

注意!两会相关表述有新变化!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

木铎书声 2021-05-20 65
记者也要学“挖井”

记者也要学“挖井”

驻滇8年,如何葆有做新闻的动力确是一件难事。对我而言,撒网式的广度报道和挖井式的深度报道,可谓是两种对保持动力行之有效的尝试,两者方向有别却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金台新声 2021-05-20 49

关于出版物质量管理的问题,你真懂了吗?附相关规定

编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出版物如何计错的问题,本文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答集中整理,或许对您有所帮助。同时附上2020年5月发布的《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以及2016年6月发布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判定细则计错表》等规定的电子版合集,可供下载参考。

出版资源库 2021-05-20 49
新闻评论员如何从“笔头”走向“镜头”

新闻评论员如何从“笔头”走向“镜头”

短视频凭借时间短、信息承载量高、内容呈现直观等优势,更符合当下网民的使用和阅读习惯,已经成为受众喜闻乐见的主要信息传播手段。在短视频与新闻业务的不断融合中,出现了“短视频新闻评论”这种新型评论形式。?

传媒评论 2021-05-20 53
背后故事丨这篇《视频聊天网站缘何成毒品“专卖店”》作品为何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背后故事丨这篇《视频聊天网站缘何成毒品“专卖店”》作品为何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增强“四力”给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指导和要求,所谓脚力,就是指调查研究的功夫,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做好采访调查;所谓眼力,是发现判断的功夫,要有善于发现好新闻、从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中发掘问题的敏感性;所谓脑力,是判断和思考能力,要有清醒敏锐...

传媒瞭望 2021-05-20 56

总编辑是怎么“管”号的?

在之前的两个小节,我们分别讲解了公众号和视频号的运营技巧,而讨论问题的角度是从一个做号者出发的。现在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从平台的方向看一看,账号应该怎样运营。

传媒茶话会 2021-05-20 52

入坑短视频,如何选准赛道和平台?

从2017年4G资费下调的那一刻起,短视频的风口就到来了。当你打开抖音、快手或者微博、微信的时候,会发现所有人都在拍视频,从不到十岁的小学生到耄耋之年的长者,从农村的留守青年到CBD的商业精英,从塞北的孤烟大漠到江南的烟雨杏花。还有很多人,是自己原本有着一摊买卖,他们借助短视频做宣传,有开各种工厂的、做各种服务的,便宜的有做各种针头线...

传媒茶话会 2021-05-20 53
如何让用户“路转粉”?这些大号养成技巧请收下!

如何让用户“路转粉”?这些大号养成技巧请收下!

2012年8月17日,微信推出了公众号功能。它与2009年10月新浪微博的横空出世一样,都改变了传播格局。它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了内容创作的可能,或者是说拥有了内容生产的权利。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在公众号或者后续推出的微信视频号上...

传媒茶话会 2021-05-20 51

出版物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二)——歧视

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或“智障者”等词汇。报道中一般不有意突出某一类型群体或某一种身份。如灾祸报道中,不使用“死难者中有一名北大学生,其余为普通群众”的类似提法。

伯约编校 2021-05-20 49
一本助你提高写作能力的好书

一本助你提高写作能力的好书

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好新闻的样子——中国新闻奖作品赏析》(以下简称《好新闻的样子》)一书(朱建华、郑良中著),可谓一本助力媒体人提高业务能力的好书。该书内容共有10辑,特点、亮点不少,如指导性强、针对性明显等等。然在我看来,更为突出的则...

华文培训云 2021-05-17 653
看不够,副刊里面好文多

看不够,副刊里面好文多

报刊阅评(2)浏览高校校报、企业报等,我对其中的副刊颇多好感。方寸之间,里面有不少的好文章,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增长知识。下面结合几家报纸副刊上的文章来一番点评,与大家交流。一、真情文章感动人?《华北石油报》2021年3月28日第四版刊出一篇题为...

华文融媒云 2021-05-17 569
写上这一段文字,这个人物就“立体”了

写上这一段文字,这个人物就“立体”了

近日从央广网上看到一篇题为“苏敏:56岁自驾游”的报道。该报道介绍了时下网上“走红”的苏敏自驾游的故事,读来颇有趣味。50多岁的妇女,一个人自驾游,且在2020年12月底一些媒体报道她的故事后,开始在网络上“走红”。材料新鲜,有看点;写法上也不...

华文融媒云 2021-05-17 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