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汇集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相关的研究数量和质量也大为提高,学者在研究中不断采用新理论、新视角和新方法,从而大大推动了新闻传播学研究。其中新媒体治理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其研究领域涉及到公共管理、情报科学、计算科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通过解读下列论文,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创新。周建青张世政:网络空间内容治理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逻辑网...
视角和新方法,从而大大推动了新闻传播学研究。深柳读书|遭遇“平台”:另类数字劳动与新权力装置丁未教授自《流动的家园》出版后并没有停下研究的步伐,2021年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了论文《遭遇“平台”:另类数字劳动与新权力装置》,该文以“人作为基础设施”为视角,回溯深圳出租车司机(以湖南攸县籍的哥为主)与平台(滴滴出行)长达8年“斗智...
014年11月,北京电台从媒体融合战略级应用的高度,上线推出听听FM客户端。到2022年1月,听听FM已改版至5.5版发布上线。以“你好,小听”人工智能语音功能与“互动聊天室”的结合,强化广播融媒体的交互性,以优质可视化直播增强融媒体产品的生产能力,以“垂直频道”进入“听阅读”市场的蓝海……本文以北京电台所提出的“声产者”视角,以其听...
2022年6月,《人民日报》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等考察活动、会议讲话、致信贺电等进行报道。“研究事儿”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集纳,摘编为金句,供大家学习参考。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
供性概念从生态心理学领域发展而来。詹姆斯·吉布森提出:“一个特定环境的可供性是它提供给动物的东西,无论它提供的是好是坏……代表着动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性(Complementarity)。”[1]“可供性既不是客观属性,也不是主观属性,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既是环境的事实,也是行为的事实;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既指向环境,也指向观察者。”...
《2021年微信平台正能量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微信和Wechat月活跃用户达12.63亿,同比增长4.1%,而微信作为社交工具也已经深刻嵌入了中国网民的日常生活中。在这样的融媒体背景下,地方性传统媒体如何在顺应用户的手机阅读习惯与微信的信息生产方式中寻求自身发展的最优解,则成为其在融媒体时代重新崭露头角、占领信息传播高地的...
茅庐的我感到羡慕。那时我从事的关于工业的报道,还留着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刻板的痕迹,往往采访完一个单位,离开时我还没搞清要写些什么,心里没底。在老记者的耳提面命下,直到第二年,我终于也能写出一些登上头版头条的作品,37年的新闻职业生涯,我一直奔跑在“工、农、商”领域。我充分体味到,一个职业的新闻记者,就如同马拉松长跑,需要耐力、体力,更需...
昨天,一名通讯员到我办公室,说新班子上任后开展作风建设,想写篇报道宣传一下,问我怎么写。我问了一下作风建设开展的情况,说,报道之前要搞清楚几个问题,要问几个为什么:第一,要搞清楚作风建设的背景,也就是说,新班子为什么要搞作风建设?一般有三个方面的背景:一是上级要求,作风建设是永恒的主题,什么时候开展作风建设都不会有错;二是工作需要,提...
然而,键盘使文字删改、文序调整等成为不留痕迹的“举手之劳”,过去“意在文先”的写作秩序变成了“文意并行”甚至“文在意先”。社交媒体把面对面的交流与文字表达融为一体,口语与书面语的界限不断模糊,低互动语境下追求精确达意的字斟句酌,变成了高互动语境下可即时更正的率性发挥——因为可以随时在互动调整中圈定适当的意义;人们对语义模糊表达更为宽容...
互联网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优势,拓展舆论监督新渠道,成了提高地方主流媒体舆论监督水平的重要突破口。永康市融媒体中心有《问政时间》《焦点时刻》《行风热线》《交警曝光台》《你说我办》等10多档舆论监督类栏目,但过去报纸、广播、电视基本上都各自为政,互不联动,没有形成整体的监督合力。在融媒改革中,永康市坚持互联网与用户思维,...
丽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先行实践地。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曾寄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丽水率先推进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实践和成果。新华社刊发讲话全文后,我惊喜地发现:习总书记用了102个字专门点赞丽水!我仔细研读...
彭芳蓉1987年生,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现为贵州日报报刊社文旅新闻部记者。从事媒体工作12年,报告文学《新黔边行》《新黔中行》作者,作品曾获首届贵州省文学奖报告文学类三等奖、贵州新闻奖一等奖。2020年,我用5个月时间绕着贵州与外省交界的31个县(区、市)行走,写了108篇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新黔边行》报告文学系列稿...
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短视频逐渐打破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人类传播符号秩序,正在成为日渐普及的媒介文本形态。据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发布的《2021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显示,我国10岁及以上网民中短视频的用户比例为90.4%,日均观看短视频60分钟以上的用户占比达56.5%,用户人均每天观看时长87分钟。短视频以其低...
今年3月30日,人民日报第五版整版刊发“任平”文章《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见报后获得全网推送,3次登上微博热搜,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4亿次。这一党报评论传播的成功案例,折射出人民日报在评论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取得的良好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充分...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涌现,以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9.7%,互联网普及率达73%。由此可见,网络媒体影响力越来越大,移动互联网已经...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三农”工作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涉农媒体在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支持和关注“三农”是职责所在,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做好“三农”新闻报道,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但传统的“三农”报道方式已经远远不适应当下的舆论环境。以前,涉农媒体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各级党委、政府中的涉农部...
摘要:新媒体近年来正悄然进行革新,从传播主题的设计到传播手段的变化再到传播内容的拓展等无不如此,而这些革新的目标只有一个:通过吸引更多受众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并占据主流传播地位。面对新媒体的不断革新,传统媒体应该从中汲取其成功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创造性地付诸新闻实践当中。关键词:新媒体;贴近生活;媒体融合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下新媒体...
2021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意见强调,学术期刊要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引导学术研究立足中国实际,回应现实关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意见尤其突出强调了学术期刊和现实中国的关系,要引导学术研究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现实问题上,这为学术期刊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新闻学术期刊而言,这一...
万万没想到,自己学新闻、做新闻的20多年经历中,重要阶段所思所想的论文,发表最多的阵地是《青年记者》。缘分十数年,是因为潜意识中更偏爱那不屈的“青年”二字吗?万万没想到,《青年记者》这样一份新闻传播学术刊物,竟然创刊于1942年,80个春夏秋冬的洗礼,《青年记者》没有成为迟暮的耄耋老人,日臻成熟稳重的骨子里,依然肩扛着新锐的“青年”旗...
《青年记者》的栏目设置中,我最看好的是“记者部落”。理由有二:一是文如其刊——《青年记者》。虽然部落中的“名记”们已不再年轻,但归来仍是少年。有真情,有性情,有激情,以不变应万变的依然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二是学以致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中国新闻传播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为重心。今天我们如何做记者?或者换句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