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佳文汇集

清音远播丨超越技术依赖:地方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创新

我国媒体融合战略实施以来,各级主流媒体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动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面向全媒体传播的“新型主流媒体”。中央级主流媒体通过应用新技术、改造内容制作与分发流程等进行技术性融合,已成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先锋。地方主流媒体紧随而上,在技术性的融合转型中也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在激烈的网络传媒生态竞争中,地方主流媒体的技术性融...

期刊封面常见差错及判错依据(节选)

由董子源老师录制的“子源的期刊编校课堂”视频课程今日更新至“封面(四封,含书脊)中的必备要素”,着重讨论期刊封面常见差错及判错依据。以下内容节选自视频课件。更多期刊编校知识,请关注出版资源库“子源的期刊编校课堂”。

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融媒10年:有变,更有不变

时代有幸,我更有幸。作为一名入职17年的新闻工作者,从纸媒记者转身为融媒体编辑也有多年,工作内容似乎已经驾轻就熟,但面对每天发生的新闻,内心深处仍时常涌动不由自主的冲动,也时刻感受着竞争压力和本领恐慌。迈入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融媒体,创业创新一直是党媒前行的目标。​

传媒评论 2022-10-11

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融媒报道《我们·这十年》:打造共富视觉样本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视觉中心以嘉兴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为契机,策划并实施了2022年度嘉视觉融媒体报道《我们·这十年》,全面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间嘉禾大地蝶变跃升、均衡富庶的共富图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已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浙江被选为“模范生”;而在嘉兴,蝶变跃升、富庶...

传媒评论 2022-10-11

一个普通编辑的华丽转身!《新闻姐》如何蜕变成全网粉丝近3000万的“主流大V”

邹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城市之声新闻部记者、编辑,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首批A类重点培育新闻账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首个突破千万粉丝大关的个人IP《新闻姐》的主创。从业16年,多次斩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浙江省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奖一等奖。传统媒体加速迭代、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一大批优秀的广播电视报纸的主持人、记者、编辑、评论员等,借助新媒体平台,转型成...

传媒评论 2022-10-11

如何让广电主持人“潮”起来!以获奖作品《让人羡慕的金华农村“不可能”》为例

华新闻联播》和《金华新观察》主播。系列短视频《让人羡慕的金华农村“不可能”》获2021年度浙江新闻奖新媒体类短视频专题二等奖和2021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节目奖(新媒体主持)三等奖。依托互联网技术,传统媒体主持人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而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不断在新媒体平台获取影响力,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新型网红主播。前不久,金华广播...

传媒评论 2022-10-11

主流媒体网红主持人的关系逻辑及现实困境

互联网时代是“去中心化”的时代,以“人”为核心的关系传播比传统媒体大众传播更有效率。正因为这种“去中心化”传播和“人格化信任”连接造就了一大批网络大V和网络主播,他们和主流媒体一样正重塑着我们的传播生态和意见市场。如何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打造主流媒体网红主持人被视为是重塑媒体和受众的关系,继而提升媒体融合效率的重要一环。...

传媒评论 2022-10-11

媒体融合与健康传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一项紧迫课题。健康报社客观分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媒体功能定位再思考,结合近年来探索取得的实践经验,提出“深耕新闻主业、做强健康促进、拓展健康服务、打造高端智库、推进融合转型”的发展战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媒体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健康报媒体融合紧跟中央部署,按照中宣部要求,...

传媒 2022-10-11

传媒评论|遏制网络虚假新闻要从内容生产源头做起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元宇宙、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让互联网获得了更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也在安全、法治、秩序、公平和正义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拷问,对网络空间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

传媒 2022-10-11

下一代互联网: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新变局

2021年以来,我国新媒体发展在网络监管、数字治理、战略传播体系建设、国际传播、元宇宙、数字经济等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逐渐迈入深度融合与智能融合的新阶段。具体而言,我国网络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围绕互联网相关的数字治理呈现出“强监管”的态势,同时正持续推动新媒体战略传播体系建设,在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与产业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以...

传媒 2022-10-11

台风的“台”从何而来

答:“台风”的“台”,繁体字作“颱”;“台湾”的“台”,繁体字作“臺”。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可见,“台风”的得名应该跟“台湾”没有直接关系,上述说法经不起推敲。在中国古籍中,明代以前一般称来自西太平洋上的大风为“飓风”,明以后按风力的大小不同,有“台风”与“飓风”之分。轻者为“飓”,剧者为“台”。清代王士禛《香祖笔记》:“风大而烈...

咬文嚼字 2022-09-23

语苑新谈|古人说话的艺术(二)

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重视语言的韵律美。那时人们对作诗的韵律重视程度,可以从范晔在牢狱中给自己的几个甥侄的信中看出:性别宫商,识清浊,斯自然也。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狱中与诸甥侄书》)一个人在牢狱之中仍不忘记教育自己的后代学好作诗的韵律格式,由此可见这种教育在当时深入人心之程度...

咬文嚼字 2022-09-23

守正创新传播习近平法治思想,“三维一体”构建法治全媒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

新闻战线 2022-09-23

做强主流法治媒体构筑一体化传播平台

当前,全面依法治国正在向纵深推进。湖南法治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湖南日报集团“融合创新,改革转型”的工作方针,构筑法治宣传新格局,促进传播事业新发展,有效提升法治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高站位,转观念,拓展大法治,锻造思想力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新闻战线 2022-09-23

新闻现场的“边角料”,可能就是下一个爆款!

湖北日报自2019年7月开始常态化运营“湖北日报”抖音号以来,截至2022年6月30日,湖北日报抖音号粉丝数量突破3900万,发布视频1.4万余条,视频总点赞量超过20亿次。湖北日报抖音号短视频新闻议题领域广泛,其中爆款短视频有什么特征呢?本文选取湖北日报抖音号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播放量“1亿+”的爆款短视频作为研究...

新闻前哨 2022-09-23

5年报道一件事,如何做到“不炒剩饭”

2017年秋,花湖机场开工。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10月至2022年6月期间,湖北日报先后推出有关货运枢纽机场的报道超过250篇,新媒体产品300多件。参与报道的记者还推出3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筑路苍穹——中国首座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纪实》,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公开出版。虽然有对花湖机场的充分了解及报道经验基础,但在今年5月中旬,距离机...

新闻前哨 2022-09-23

青记观察丨记者要善于从网上“挖”题

互联网的即时便捷重塑了传统的新闻采编生产过程,一方面,信函、热线、来访等传统新闻报料渠道不再是编辑部新闻线索的主要获取途径;另一方面,社会和受众的需求使得新闻生产的时间、采访写作的节奏愈发紧张,“又快又准”成为对记者的要求之一。此时,从网上发现隐藏的新闻信息,成为记者的必备技能。一是练好“新闻嗅觉”,从官方发布的信息中捕捉线索。记者要...

融媒体语境下的重大会议报道探索

澎湃新闻在历次重大会议报道中都很重视视听传播,不断引入新技术与自身的内容优势结合,创造性地推出新媒体产品。比如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的数据报道《1978年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盘点》,就借用了社会学研究中的词频分析方法,提炼了过去45份工作报告中的常青词汇,直观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政府工作的重点和民众最关注的...

现场采访永不过时

来常听在职的记者朋友议论: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有电话、微信提供信息,有百度、头条搜索国内外实例,有海量照片、视频提供实物、实景,再也不用长途跋涉到现场采访了,记者可以轻轻松松坐在家里,只凭手机、电脑就可以高质量完成采访任务了。然而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错误、很危险的想法!网络时代尽管信息发达,传播迅速,为采访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但它决...

老记说事 2022-09-23

记者为何一定要到现场采访?

记者为何一定要到现场采访?戴丽岩在网络时代,记者为何一定要到现场采访呢?我的看法是:第一,记者现场观察可以获取直接感受,使新闻报道具有真情实感。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新闻采访更是如此。无论是采访新闻人物,还是采访新闻事件,对人、对事、对物、对现场环境的直接观察,有时会使记者“触景生情”,获得真切的具象的感受,得到真实、生动的新闻写...

老记说事 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