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组稿
如何让文章的布局得当?——《说说写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八刘国昌古往今来,为文者大都十分讲究文章的布局。布局得体、精当,文章自有精彩;反之,布局失当,眉目不清,那就会成为败笔、败文。那么,如何让文章的布局得当呢?我们先来看看文论家们怎么说的?一、...
与学员N次通信新闻是这样“发现”的(第十八封信)刘国昌XX学员:你好!你来信询问:如何在采访时发现新闻?这是一个较大的题目,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提问。看来这个问题很值得探究一番。发现新闻,及时报道,是记者的职责。那么,如何发现新闻呢?这其中确实有不...
观察与体验是写作中的重要环节。写作高手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细致观察之后,掌握了丰富的素材,进行了精妙的构思才动笔的。因此,他们写出来的作品能抓住特点,真实生动,把握本质。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的作者是罗贯中、施耐庵...
追求深度报道是新闻人的目标。在报纸、杂志不断推出深度报道的形势下,如何把网络新闻做得更有深度?这是网媒人急切关注的话题之一。具有新闻采访权的网络媒体,可以根据记者采访得来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报道、分析与评论。但是,有不少网络媒体尚未有明确的新闻采访...
在10多年的新闻工作生涯里,我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挫折与磨难、也享受过无数次胜利的激情与喜悦。从学生会宣传干部、到炼焦工人、到基层通讯员、到报社记者、到英语翻译、到宣传干部,从走进报社、到走出报社、再走进报社,从学生到工人、到新闻工作者、到机...
环球时报在2019年6月10日转发了一篇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稿件,原题是:中国南方采蜜人在悬崖边上悬荡,采集上等蜂蜜。环球时报转发时将标题改为:白云生处采蜜人。??《环球时报》(2019年6月10日第6版)这是一篇好稿、一个好题。下面我们就此探...
随着互联网融入人们的生活,网络上的语言和文字都在发生着变化,形形色色的网絡语言正一波又一波地向我们涌来。作为媒体人的通讯员、记者和编辑,是文稿的撰写者和把关者,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责任把好语言文字这一关,应当自觉地使用规范干净的语言文字,抵制并摒弃那些低俗肮脏的语言文字。网络语言良莠不齐网络语言的兴起有利有弊。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产生了...
上个月,我去通辽讲课,送给一位姓韩的学员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历鉴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多年来,我一直是这么写的,也没觉得有错。?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是“览”字还是“鉴”字?回到北京后,小韩给我发来微信说:“听了讲座,对于...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正突飞猛进,被称之为“第五媒体”的新媒体,俨然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事物。而新媒体新闻正逐步从传统媒体新闻发展开来,承担起新闻事业的重要宣传任务,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需要,新媒体新闻在其写作特点及手法上要有自身的独特之处。1.新闻写作过程应以动态且实时传播为主新媒体新闻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
写文章原来有那么多“道道”——《说说写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七刘国昌我国是文章大国,涌现了很多文章大家,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文论家。这些文论家对如何写好文章颇多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诸多见解。这些见解或长或短,于今仍有借鉴、指导意义。下面我们例举一二,品评一番。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在我国...
与学员的N次通信“口述实录体”,你了解吗?(第十七封信)刘国昌XX学员:你好!来信你谈到“口述实录体”写作,询问如何看待这种形式?怎样写好这种形式?很好!说明你在钻研问题。下面我们就此问题交流一番——写人物通讯,离不开人物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
一首网红情诗与总书记考察后引发的新闻感悟王天海《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见附件1】是著名“脑瘫诗人”余秀华的成名诗。凭着这首只有14行字的简短情诗,余秀华从默默无闻的“幕后”走到轰轰烈烈的“台前”,在网络上迅速爆红,成为从农村走出来的杰出“草根...
学习新闻史好处多,写稿编报眼界开阔了姚赣南新闻学有3个方面内容:实用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学新闻,不但要学习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理论,还要学一点新闻史。这好比我们看到了一条大河,也乘船或游泳在河中畅游过,如果能溯源到它的发源地,了解它...
想写出好作品就要立大志吃大苦??姚赣南??翻阅着中外名家写出的一篇又一篇好作品,敬仰与羡慕之心油然而生,心想哪一天自己也能这样挥笔,写出一批超凡脱俗的文字。在读了一些古人学习、写作的故事后,受到启发,得知想要写出优秀的作品,不但要有天赋,而且要...
???通常很多通讯员由于所处的特定位置和环境,使得他们的媒体素养、采写业务能力有一定的不足,所撰写的新闻稿件很难适应媒体的要求。因此,通讯员需要全面提高自身新闻素养,练就过硬的本领。今天就来说说,通讯员在新闻采访时如何掌握提问的艺术。提问是新闻...
“光写不看”为何“进步很慢”??写手都希望多上稿,这是人之常情,也体现了一种追求。但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言及此事,有位刊物主编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光看不写眼高手低,光写不看进步很慢。”这句话说的是“写”与“看”的关系,却也道出了多上稿、...
与学员的N次通信如何写好见闻性小通讯?(第十六封信)刘国昌XX学员:你来信询问如何写好见闻性小通讯,正好我正在研究这个议题。下面把我的体会写出来,一起交流。见闻性小通讯,是不少媒体人常用的一种体裁。这种小通讯以记者的所见所闻切入,现场感强,篇幅短小,为不少读者所喜爱。那么,如何写好这种见闻性小通讯呢?笔者最近看了德国《明镜》周刊一位记...
如何把文章写得更好?看看苏轼怎么说——《说说写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六故事:????苏轼的诗文写得好,已被世人所公认。他是如何写作的呢?纵观他的著述,尚未发现有一篇完整文章谈这个问题。但在他与友人的书信中时常论及此事。在这些书信中,苏轼阐述了写文...
短新闻,一般泛指篇幅较短的消息、通讯、简讯、特写等。其优点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颇爱大家欢迎。这既是广大读者的要求,也是记者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下面就以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消息《郑州:罚单“赶”走首家擦鞋店》(原载《工人日报》2001年8月2日)为例,说说这则短新闻好在哪儿?【附文】本想告别“游击战”开张连连“吃罚单”郑州: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