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常识
?读书8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8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朱熹》88.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8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9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边塞9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梅花61.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6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63.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64.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65.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桃花6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67.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爱情3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关雎》3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佚名《诗经蒹葭》3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3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35.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凤求凰》36.月上柳梢...
?春天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初春小雨》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避暑山庄——避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在承德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上方,悬挂有一块匾额,匾的四周环绕鎏金铜龙浮雕,蓝色匾心有四个金光闪...
一姓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
60写情唐·李益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不但今夜如此,从此以后,他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61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南唐·李煜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世事...
31曲江二首唐·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
有缘千里来相会、不爱江山爱美人、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寸光阴一寸金、今朝有酒今朝醉、满城尽带黄金甲、可怜天下父母心、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你知道出自哪些诗词吗??01励学篇宋·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
谥号谥号源于周朝,是君王死后,后人根据他生前的言行,给予他的特殊称号。这在先秦时代很常见,如秦穆公、齐桓公等。秦朝取消了谥号,汉代又重新恢复。谥号不是乱起的,它有一定规则。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等为美谥;怀、悼、哀、闵、思、殇等为平谥,有点同情的意味;厉、灵、炀等为恶谥,含有否定的意思。所以不同的皇帝会有同样的谥号,如...
礼乐文明的产生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只有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
高高在上的“钦此”下面看一些雍正朝口传面谕的情形。雍正元年五月初四日(1723年6月6日),署江苏巡抚何天培上报,他于四月十九日在宝应县见到原任江苏巡抚吴存礼,传达雍正帝面谕(也就是口头圣旨)的情况:即传旨面谕:吴存礼将亏空银两作速清楚,还与你老体面,如不能清楚,便不饶你。吴存礼免冠叩首,感激涕零,奏奴才蒙主子天恩,不即治罪,着令清楚...
“吏”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在走马楼吴简[1]出土之前,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唐长孺先生对“吏”身份的演变及“吏役”进行了深刻的阐述[2],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前后,李文澜、曹文柱、高敏、汪征鲁等人也曾撰文,对“吏”进行了探讨[3]。走马楼吴简出版后,与“吏”有关的大量信息得到披露,再次引起学界对“吏”的研究兴趣。...
历代地方区域的划分,各有不同。有时候,同一个区域名称,而涵义大有区别。有些名称则是上古所没有的。现在举出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州。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又相传舜时分为十二州,即除了九州外,又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这样,疆域的大小是一样的,只是州的大小稍有不...
《春秋》是春秋时期新出现的历史散文文体,记事上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总共二百四十二年,全文一万六千多字。它按照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发生某事的方式记载历史大事,记事以鲁国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春秋》的语言艺术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精心用词,寓褒贬于词语之中。《春秋》用词拿捏十分精...
形体相近、音同或音近致误成语中有许多字,不仅形体相近,而且读音相同或相近,如果不仔细加以辨析,就很容易写错。1.“不胫而走”误作“不径而走”“不胫而走”是说没有腿却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地传播、流行。应是“胫骨”的“胫”(jīng),不是“大相径庭”的“径(jìng)2.“插科打诨”误作“插科打浑”“插科打诨”是指戏曲演员...
一、春风夏雨教化人春秋时期的管仲不仅以其思想成为众多学者孜孜不倦研究的对象,而且他的日常言行也成为中国成语宝库中的经典,并世世代代影响着后人。其中,“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一词别有深意。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记载了这个典故。梁国宰相孟简子因罪逃亡到了齐国,受到了管仲的热情接待。当管仲看到跟随孟简子的只有三个人时,就问:“难道你在梁国时候就...
春【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春蚕自缚】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