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记者素质

新京报记者是这样交朋友和采访报道的

说起“记者的朋友”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和同事聊天提及,并非所有的记者都外向和善于交际,这让对方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实际上,我就是个比较好的案例。我的性格偏内向,且有轻微社交恐惧症,可以说,记者这个职业,给了我主动去与人打交道的动机,强迫去社交的勇气。去认识更多的人,是职业对于个体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结交了不少朋友。个人比较排...

全媒体记者是什么?

媒体管理者还是应该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记者在特定领域形成具有专业品质的竞争能力,而将全媒体报道的功能交付给不同专业特长的记者所组成的团队去实现。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各类媒体的竞技场,同时也是各类新传播技术手段的炫技场。总有一些让人头晕目眩的所谓全媒体装备,集手机、相机、云平台之类的信息采集手段于一身,让人“不明觉厉”。同时,从新媒体概念...

年轻记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极度调查”六招全给你!

后真相时代,调研传统回归才能重塑新闻品格和新闻力量!“自媒体时代,也是谣言、传言动不动满天飞的时代,只有调研传统回归,才能形成和治国理政相适应的新闻品格和新闻力量。”这是新华社副社长、高级记者张宿堂为《极度调查》一书所写序言中的一句话。2014年,在时任新华社国内部主任张宿堂和新华社国内部部务会的直接领导下,新华社成立了一个以重大调研...

记者要练就一双敏锐的“新闻眼”

新闻报道是社会风云变幻的“晴雨表”,记者则是挺立时代潮头的记录者,是推动新事物不断发展的“助推器”。改革开放以来,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而记者在采访中需要练就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及时发现总结带有规律性的新生事物,这就直接考验着记者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驾驭能力。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新情况不断出现,新问题层...

没学过新闻却想干媒体?8位非科班出身记者给出了这些建议

进入新闻专业学习被认为是年轻记者开启职业生涯的重要途径。不仅新闻专业的大学教授们如此认为,业内雇主和往届的毕业生也都这么说。根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the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的数据,尽管许多新闻专业的工作正在消失,新闻专业及相关专业背景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却不断上升。新闻学院为年轻记者提...

曾经的调查记者转型创业,他们说...

陈峰|盖饭内容工场创始人:社会需要调查记者有机会我还会回去我最早是在《南方都市报》,进报社时就被定位为揭黑记者,报道多偏向于收容领域。写过一两篇相关报道后,再有类似选题,报社就倾向让我做了。“孙志刚案”是我在南都接到的第一个线索,这篇报道之后的影响力也和我的生活纠缠在了一起,所以到现在,印象都非常深刻。当年,《南方都市报》调了一批人到...

顶尖记者和普通记者的差距,只在这20句话!

“年轻人,离电话远一点,面对面去聊”GayTalese作家,《纽约时报》、《时尚先生》记者,文学新闻的引领者1956年,24岁的我进入《纽约时报》工作,一位名叫PeterKihss的老编辑告诉我:“年轻人,离电话远一点,面对面去聊。不管有多不方便,面对面总是比较好的。远离电话,和别人面对面,看着对方的眼睛,用第一视角观察。你必须要在现...

何为镇版报道?记者采写气质应当如何养成?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还需要“镇版报道”吗?何为“镇版报道”?简言之,就是媒体和采编人员精心谋划、重点经营、稿件分量重、刊登于版面重要位置的报道。对于传统的报刊纸媒来说,头版头条包括其它版面头条就是最有分量的镇版报道,代表着当期的报道重点和写作水平。对于记者来说,争取上头条、特别是头版头条(包括新媒体版面头条)也是在所不辞的专业追求。而...

好记者的诀窍:10位长江韬奋奖得主告诉你!

长江韬奋奖简介长江韬奋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该奖项为2005年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精神由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合并而来,每两年评选一次,至今已评选15届。每届评选20名获奖者(其中长江系列10名,韬奋系列10名)。艾丰第一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1938...

艾丰逝世,半年前他在传媒茶话上提出好记者三要素!

做一名好记者应该具备三个素质:第一,社会责任感。记者要有很强的责任感,要觉得这个事就是我的事,这样你才能有动力去努力工作,然后你才能找到你应该关注的点,写出对社会有推动作用的报道。我把记者这个行业归纳为:可以不负责任,但又必须要负责任的行业。记者报道的很多内容,比如一个行业、企业或者地方的发展,他们搞得好不好,与记者并没有关系,出了什...

深度访谈|14位优质内容创作者的焦虑!如何突围?

深度访谈|14位优质内容创作者的焦虑!如何突围?

这是最好的年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眼界前所未有的开阔,我们也不再拘泥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开始让世界听到属于我们的声音;这也是最坏的年代——发声者越来越多,倾听者越来越少。发出的声音无论多么婉转动听,大概率会被草草埋没在喧嚷之中。天下熙熙攘攘,却...

全媒派 2019-05-29 88

[记者必备书]记者学习推荐书目

记者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需要永不休止的学习与实践。记者业务学习需要合适的教科书和辅导书籍。除了我国新闻学教材外,记者网向您推荐7本书,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参考价值很高,堪称记者必读书甚至是记者必备书。希望记者们能够拥有它并认真阅读它。第一本记者必备书:《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能》(第七版)——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

记者网 2019-05-27 147
记者必读书目和记者工具书参考书推荐

记者必读书目和记者工具书参考书推荐

记者仍然需要读书加油,记者工作中需要一些工具书,记者考试需要一些参考书,总之,记者与书是分不开的。为此,记者网推荐以下记者必读书目和记者参考书、记者工具书(记者教科书除外),希望这些书籍能够出现在您的书房里或行旅包中——一、记者必读书目《现代社...

记者网 2019-05-20 207
致敬记者节丨10位长江韬奋奖得主,揭秘优秀记者养成秘籍

致敬记者节丨10位长江韬奋奖得主,揭秘优秀记者养成秘籍

【编者按】记者是个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职业,也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职业,他们追求事实真相,记录社会变迁,也经历着非同一般的辛苦。艾丰(资料图)★秘籍一:牢记责任★代表人物: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人民日报社艾丰艾丰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传媒圈 2019-05-17 89
熊阿姨:记者的能力是如何学习和培养的

熊阿姨:记者的能力是如何学习和培养的

【按】本文是熊阿姨(刘敏)在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线上分享会“从学新闻到做新闻”(2019年3月10日)上的讲稿选摘,标题和小标题是我所加,整理人是柏朝阳、黄亦文、毛志成、卢鸿宇、张詠晴、何蓉玲。会员计划不定期举办业界学界人士的分享,欢迎加入会员计...

新闻实验室 2019-03-29 394

职业新闻评论员应具备的三大素质

/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4.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5.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6.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这些从新闻行业总结的辨别真相的原则,虽是对公众提出,但无疑也适用于新闻评论员。二、对观点的提炼能力美国一位专栏作家在谈及撰写评论的挑战时说,这项工作的80%在于确定要评论什么。面对纷繁芜杂的新闻、现象和问题,...

2018-07-20 279

全球顶尖记者自述:如果没有这些忠告我会默默无闻

在新闻行业中,很少有约定成文的行业规范来告诉记者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反而是一些口口相传的从业经验更为有用。近日,知名新闻学研究刊物ColumbiaJournalismReview邀请了一批来自顶尖媒体的从业人员分享他们在新闻实践中收获到的最重要建议。今天,我们把这些前辈的忠告分享给你。“年轻人,离电话远一点,面对面去聊”GayT...

2018-06-26 143

全球顶尖记者自述:如果没有这些忠告我会默默无闻

在新闻行业中,很少有约定成文的行业规范来告诉记者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反而是一些口口相传的从业经验更为有用。近日,知名新闻学研究刊物ColumbiaJournalismReview邀请了一批来自顶尖媒体的从业人员分享他们在新闻实践中收获到的最重要建议。今天,我们把这些前辈的忠告分享给你。“年轻人,离电话远一点,面对面去聊”GayT...

2018-06-12 225

全球顶尖记者自述:如果没有这些忠告我会默默无闻

在新闻行业中,很少有约定成文的行业规范来告诉记者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反而是一些口口相传的从业经验更为有用。近日,知名新闻学研究刊物ColumbiaJournalismReview邀请了一批来自顶尖媒体的从业人员分享他们在新闻实践中收获到的最重要建议。今天,我们把这些前辈的忠告分享给你。“年轻人,离电话远一点,面对面去聊”GayT...

2018-05-02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