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记者素质

媒体人要像重视内容生产一样重视内容评价

内容评价:由收视率造假引起的一个久被忽视的问题9月15日,导演郭靖宇通过个人微博发表了其在湖北大学演讲的全文《起来,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势力决一死战》,实名举报其正在北京卫视和江苏卫视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娘道》被逼购买收视率造假——某卫视要求其购买收视率,否则不予播出,以及他拒绝之后遭到利益集团报复的黑幕。郭靖宇透露,80集的戏要拿720...

《青年记者》 2019-10-07 141

这家研究机构给出6条经验,帮媒体人变更好

出品|外言社翻译|kewell编辑|王茸1.在底部放上扩展链接,确实能提高用户停留时间。让读者停留更多时间是一个挑战,而相对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刺激用户点击,提升累计停留时间:图片链接比文字链接更容易获得点击;在文章页最后放链接,比在文中放链接点击率高;简单写“相关故事”、“更多内容”,比复杂描述效果好,比如“看看其他人都在读什么”...

互联网 2019-10-07 159

融媒环境下如何培养三种叙事能力

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新闻教育常常面对一个直接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平衡对于技术平台的教育以及对于内容的新闻教育。前者是一种基于科学主义的教育,而后者则是一种基于人文主义的教育。通常来说,面对汹涌的新媒体浪潮,各国的新闻传播院校都会高度重视技术平台的建设。但是,新闻教育从本质上就是一种叙事的教育,是一种“讲故事”的艺术。有些教育者做了零和博弈...

青年记者 2019-10-07 125

企业新闻报道更需要专家型记者

【摘要】随着新技术运用日新月异的发展,国家对安全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建设“美丽中国”,油气田新闻工作者有责任通过媒体让社会了解企业,通过报道国际国内石油石化重大事件,从专业角度剖析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把握石油石化发展趋势,为石油石化发展把脉。这就更需要练就一批精通油田专业知识并擅长油田新闻报道的专家型记者,讲好中国石化故事,传播好中...

专业记者的三重境界

核心阅读:炼就较强的理论思维,善于从纷繁事物中挑选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新闻事实,自觉超出小我,沉潜在人民当中,以宏阔视野在观察、思索、对比中进入历史和思想的深处,能察觉出一般人察觉不出的问题,能体味到人民群众中哪怕很细微的情感,能较早发现一般人难以发现的趋势。如此,他的报道给予整个领域乃至全社会受众的,不再是一般的新闻信息,而是对分析解决...

基层通讯员写好新闻稿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基层通讯员扎根在基层一线,肩负着长期为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和新闻稿件的任务,但在写新闻报道时,往往不得要领,不知道新闻稿件该写什么、怎么写?投稿成功率一直不高。在此,笔者结合平时的写作体会,建议基层通讯员写好新闻稿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勤”字当头写新闻报道,如同蜜蜂采蜜,必须“勤”字为先,要保证“身入”基层一线,勤动...

网络 2019-10-06 73

基层通讯员的采写优势在哪里?

在很多通讯员眼里,职业记者占有更多的新闻素材,可以写大题材、大人物。殊不知更多的新闻融于看似平常的生活之中,融于不引人注意的琐碎小事里,融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身上,就看你是否善于捕捉、挖掘,是否善于分析筛选。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同理,处处留心有新闻。新时期党对新闻宣传提出“三贴近”的要求,就是要新闻工作者走群众路线,深入到群众生活中...

网络 2019-10-05 73

“现场感”和“专业性”是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时代,虽然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作为记者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所有的融合都只是手段,“现场感”和“专业性”才是核心竞争力。进入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早已不只是一份报纸,两微一端、直播、短视频、H5等已成为各大纸媒的标配。原先的文字记者要为报纸、电视、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个端口供稿。2015年曾荣获第十四届...

老记说事 2019-10-03 182

重启你的新闻脑

曾几何时,某些媒体记者退化成了文秘跟班,忘记了记者本身应该肩负的为时代鼓与呼,为人民代言,纪录时代变迁、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职责。“传达”和“传播”仅一字之差,但,传达是文秘、宣传干事干的事,传播,才是记者干的事。就是说记者要对掌握的政策、信息、新闻事件,进行采访、解读,转换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而不是照本宣科、一转了之。当个好...

记者如何深挖“次”新闻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则400字的小消息,主要内容是“省领导会见前来对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进行咨询论证的高层专家”。之所以至今不忘,是因为这篇报道受到过报社领导“点评”。原来文章中只描述了会见时省委书记怎么说,省长怎么说。高层专家由哪些人组成?对辽宁进行哪些方面的论证?对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进行咨询论证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没有交代。没有...

于文国:做高水平“新闻搬运工”

于文国:做高水平“新闻搬运工”

坚守36年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88次获得全国及世界性新闻纪实摄影奖,他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位获得过中国新闻奖“照片、通讯、论文”奖的“两栖”记者。1978年11月,我在部队参加了3个月的摄影报道培训班,从此与新闻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经36年...

新闻人的“金点子”

新闻人的“金点子”

“点子”者,乃主意、办法、措施之谓也。办报离不开“点子”,“点子”多,写的稿子就好看叫座,推出的专栏就不同凡响,办出的报纸就读者日增。反之,则不然。笔者在人民日报工作了近40年,感触最深的是在人民日报领导、编辑和记者中有不少“点子王”。这些人视...

两会,没有提问的记者

两会中,记者招待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源,今年两会期间举行了十五场记者招待会,每次记者招待会现场都会有几百名记者在场,但是举手提问的就只有几十人或更少,大概只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能有幸当场提问的则更少,一般每场在十五人以内,只占现场记者人数的三四十分之一。对于其他没有提问的记者来说,如果纯粹是为了来听、看记者招待会的话,那么在电视直播...

记者境界:小记者写事大记者写势

记者,既是职业,也是一种事业。无论年节或是各种法定假期,记者永远“奔跑”在生活一线,寻找采访线索,努力写稿,努力发出报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不间断。从事这样的工作需要一种境界。今天,我们共同来听一位资深媒体人谈对记者境界的理解,也许能帮助现在的记者找到心中奋斗的方向与职业成长的目标——成为新时代的“大记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

2019-07-15 116
如何写出好新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告诉你

如何写出好新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告诉你

记者做好采写工作,客观事实的陈述只是第一步,要写出动人心、接地气的好文章,需要有对社情的了解、对人情的熟知和对风情的意会,更需要有问禁、问俗、问变的细致考量。今天小编推送人民日报社原上海分社副社长范伟国《“三情”与“三问”》一文,分享他从事新闻...

2019-07-15 111

记者怎么学会“讲故事”

“1.新闻故事化的一个基本要则是新闻中要有人;2.故事中人物不要太多,最好能有一个主人公;3.最能打动读者的故事,是那种故事中的人物努力与其他人、事业、目标、大自然等建立联系的故事;4.描写人物最好的方式是运用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或心境;5.在文中使用轶事,可以让读者读到一半最疲劳的时候轻松一下。——李希光”上面...

2019-07-15 112

给地震前方记者的18条建议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据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消息,截止18日11时,地震已造成宜宾市和乐山市8县(区)受灾,因灾死亡12人,其中宜宾长宁县9人,珙县3人。愿逝者安息,伤亡不再增加。全国媒体聚焦,彰显新闻担当,此次宜宾地震报道,新闻老兵...

2019-07-11 100
新调查记者必备的13个「事实守护工具」

新调查记者必备的13个「事实守护工具」

身为专业媒体人,素材的收集和整理能力是基本素质,对于要从信息繁芜中抽丝剥茧、挖掘真相的调查记者而言就更是如此。当事人身份如何最快核实?过往新闻怎样一键追踪?最重要,辛辛苦苦调查取证的事实,如何避免账号丢失、硬盘损坏带来的“永久性伤害”?本期全媒...

2019-06-25 115
敬一丹:新闻记者出镜秘笈

敬一丹:新闻记者出镜秘笈

不久前,敬一丹来到人民讲堂,和报人共同探讨出镜话题。拥有近四百个座位的人民日报综合楼报告厅座无虚席,后排和两侧过道上,也挤满了或站立或席地而坐的伙伴们,场面可说是相当爆棚。想想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电视主持人,一家读者心目中的传统媒体,一群纸媒编...

新闻与写作 2019-06-20 113

现代调查记者能力项解析

实地考察、多信源采访自然是调查性记者必不可少的技能,但是,当媒体环境更加严苛、大型事件更加复杂时,调查性记者想要让调查报道“顺利通关”,就需要用满满的技能来让自己buff加身。社科数据大师在深度报道中,优质的数据是有力的证据,然而它们很多时候并非唾手可得。当复杂事件的报道中所需数据体量巨大、涉及人群众多,记者难以获得直接的数据时,就需...

全媒派 2019-06-18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