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记者素质

把握好你自己的专业水准线

一般稿件出现问题,无外乎在舆论导向、新闻要素、新闻事实、叙述结构、文字和逻辑表达等方面出现问题。除去导向问题外,其他都与专业水准相关。专业水准至少包括两方面:新闻表达的专业水准和所报道内容的专业水准。

融媒体时代,摄影记者如何变身?(下)

三、媒介融合与价值重构:补齐短板重塑变身,方能肩负时代重任?对“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摄影记者”的存疑,至少反映了一点,就是觉得摄影记者的活大家都能干了!反过来,也说明一部分摄影记者自身不够努力,作品水平不高,专业精神、创新意识不强,跟普通人拍的没啥区别。媒体平台、传播技术,受众需求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家感觉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太单一了,许...

融媒体时代,摄影记者如何变身?(中)

二、时代精神与专业精神:时代呼唤影像经典,专业精神不可替代?优秀照片的稀缺,首先源于优秀摄影记者的稀缺。培养出一名优秀摄影记者并不容易。过去常有人打趣说,优秀摄影记者都是用胶卷烧出来的!高超的摄影技术需要长期的实践锻炼和经验积累,甚至多次失败教训的磨砺。

融媒体时代,摄影记者如何变身?(上)

一、全民性与专业性:全民摄影时代来临,优秀照片资源依然稀缺?没有图片和视频的新闻,至少是不完整的。那么,由谁来完成这些视频和图片的巨量生产呢?是普通手机用户吗?是,也不是!的确,现在仅中国就有数亿手机用户,他们每天都在拍摄、编发照片,表面上看,影像信息丰富庞杂,似乎可以满足各种需求,但仔细筛选会发现,真正能用的照片并不多,影像洪流中裹...

你知道什么是“独特发现能力”吗?

每每阅报,我们看到一些新闻,眼球会为之一亮。马上仔细看下去,心中不禁击节叫好。它们除少量为独家线索外,更多是视角独特:选题新颖、角度巧妙、内容深刻、梳理有序。生活中有新闻、工作中有新闻,看谁先发现,看谁善于观察。倘若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准确的判断力,就可能先发现新闻。对于事件性新闻的报道而言,要想采访到独家新闻,靠的是第一个看到新闻现场...

为什么说懂得倾听是当代记者的基本职业操守?

“晚上去散散步。默默地步行,让足底成为你的耳朵。”上世纪80年代,美国作曲家PaulineOliveros提出“深度倾听”(deeplistening)一词。Oliveros是一位先锋音乐人,同时是电子音乐发展的先驱。她认为,倾听是所有文化的基础,而世上最忠实的倾听者,则是婴儿。“想想看,婴儿在探索声音、学习语言、说出第一个单词、通过...

真实、客观、理性、负责—媒体人说话的姿态

今天,我们聊聊媒体人言论的尺度和边界。我们简单谈一下这个问题,其实言论的基本要求是——客观真实、公正无私、认真负责、遵守法律。1,客观真实。要以事实为依据,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2,公正无私。不能带有利益倾向和主观偏向,不能凭主观好恶发表评论。3,认真负责。要谨言慎行,对自己言论负责,对他人、社会和国家负责。4,遵守法律。要...

全媒体电视出镜记者实用手册

(一)出镜记者的职业由来和媒介素质要求世界上第一位出镜记者应该是丹·拉瑟。人们知道丹·拉瑟大多是因为他在1963年肯尼迪遇刺事件中迅速而智慧的现场报道。而在1962年时,丹·拉瑟在德克萨斯州海岸的一次特大飓风中的表现已经让他崭露头角。当时他一人在加尔维斯气象大楼进行现场报道,当海水升到他所在的大楼二楼时,他仍然站在摄像机前,三天没有离...

干货|媒体工作者也需“普法”

1媒体推测被告人刑期的做法不妥反腐扫赌行动开展以来,特别是开庭审理之后,很多家媒体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以及公诉人方在公诉书中公布的情节,或者通过采访法律专家和律师等借他人之口的方式,纷纷预测和推断被告人的刑期。比如,前西藏惠通陆华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王珀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诈骗罪被提起公诉,涉案金额分别为127万元和23万元。开庭审理之...

干货|新闻直播现场记者的信息处理

现场信息的准确表达准确性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包括语言、概念的准确,事实判断的准确以及逻辑推理的准确。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迅速搜集事件相关背景信息、多点次采访,核实信息,建立报道思路。尽力排除模糊概念或以偏概全、慎用可能产生歧义的词语,做到报道内容清楚准确、表达流畅。二是坚持客观标准,在事实得到证实...

干货丨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一、作风修养?1、思想作风修养。大家都知道作为一名合格的“麦克风”,首先必得有一定的马列主义、马泽东思想水平,要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样才能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总结来说,事业心和责任感就是思想作风修养的核心了。追溯上个世纪,能看到邹韬奋、邵飘萍等一生奉献新闻岗位的名记者;还看今朝,依旧有着柴静、水均益等时代记录者。

干货|记者新闻敏感的培养

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不认知的事物、现象所产生的新奇和感兴趣的心理冲动。记者是社会活动家,记者的好奇心是激发新闻敏感、捕捉新闻事实的动力。一个好奇心强的记者对周围的事物总有一种新鲜感,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开阔,善于比较和推理,总想刨根问底,把问题搞个水落石出,许多好新闻就是这样被发现和捕捉到的。

新闻人的“四有”,你具备了吗?

当今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的素质之争。媒体要求新闻记者,尤其是青年记者苦练基本功,是媒体增强核心竞争力、屹立于传媒之林的根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闻从业者似可从陆游饱含哲理的诗句得到启迪:必须全身心投入新闻实践,踏踏实实采访,认认真真写作,苦练基本功。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其新闻生涯是一个不断攀登的漫长历程,要砥...

摄影记者的文字能力不能退化

我曾亲耳听见一个摄影记者说,何必为写一个说明那么伤脑筋,写得好能多给稿费吗?这些摄影记者急功近利、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已经到了必须出硬招来解决的地步。而且,摄影记者的文字差错相对文字记者来说更多,而新媒体用稿量是纸媒的几十倍,差错量也相应放大。目前,新媒体的校对制度有待完善,或付之阙如,客观上差错更多。有一次,“交汇点?视觉江苏”图片...

重启你的新闻脑

曾几何时,某些媒体记者退化成了文秘跟班,忘记了记者本身应该肩负的为时代鼓与呼,为人民代言,纪录时代变迁、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职责。“传达”和“传播”仅一字之差,但,传达是文秘、宣传干事干的事,传播,才是记者干的事。就是说记者要对掌握的政策、信息、新闻事件,进行采访、解读,转换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而不是照本宣科、一转了之。当个好...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好记者是苦出来的(下)

三、增强脑力勤积累,独到见解服人心——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交流,不是单向掘取,而是信息互给。只有与采访对象互动起来,双方才有深入对话的基础,关系才可以维系很久。记者:最近,您的专著《拂去尘沙——丝绸之路新疆段的历史印迹》一书颇受关注,有“专业人士看了不失专业性,普通读者看了不失可读性”的评价。考古报道是一件枯燥且辛苦的活儿,您却以苦为乐...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好记者是苦出来的(中)

二、非凡眼力推典型善抓活鱼引共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缺新闻和典型,缺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在生活中保持高度好奇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几年大部分获得“道德模范奖”的人都与我有关。采访最考验眼力,我会仔细观察,全方位思考。记者:您发现并挖掘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典型人物与事迹,如30多年坚持播放广播的新疆奇台县西北湾镇农民汪克忠、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