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校对作为现代出版社中的重要岗位,是保证图书出版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现代校对工作与古代校对工作(即校雠)有着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可以说,现代的校对是从古代的校雠发展演变而来的,而古代校雠的优良传统依然影响着今天的校对工作。本文拟从若干方面略论古代校雠对现代校对的影响,以及现代校对继承古代校雠传统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核心阅读◆从具体工作实际...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2005年4月发布了《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该规程对于出版单位改进图书编校工作,提高图书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为方便出版单位了解该《规程》,本刊(《图书出版通讯》——编者注)特将全文摘登如下。?
11月22日至24日,中文编辑校对网全体人员参加了上海期刊协会编校质量培训,课后在培训班同学处获得一份资料,为去年上海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测中心对全国100多种报纸的编校质量进行检查后的分析报告,内容大致勾勒出了当前报纸编校差错的整体情况。作者为上海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测中心王敏,原文已刊载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文编辑校对网公众号本期先刊载...
少儿图书,是教小朋友认识世界的,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出错,否则就是误人子弟;不懂不要装懂,要学习。中文编辑校对网很荣幸,18年来参与了多家全国发行量较大的少儿读物和教辅的审、校工作,受益良多。上面这段话,也是我们与长期合作者的共识。编辑和校对,包括作者,要仔细看清从眼睛下面经过的文字、标点,要知道一切都不能成为差错发生的理由。尤...
对于一般出版社而言,要抓好校对工作,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确保校对岗位的设立。一般大中型出版社比较重视校对工作,都设有专门的校对部门和人员。而一些小型出版社则对校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少设专职校对人员。这种取消校对岗位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其后果就是对图书出版的质量造成隐患。因此,出版社应坚持设立校对岗位,并加强校对管理工作。
大家都知道,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是一定要事先取得权利人许可的。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属于侵权行为。中文编辑校对网的主业,是帮助出版、新闻、...
今天上午,有多位网友来电询问杂志编校工作情况,我们结合上个月的几组推文,再稍稍罗列一下杂志编校工作。不太全,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见谅。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通知强调:期刊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这四项都合格,则这份杂志的质量才能算为合格;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其质量为不合格。别把什么都推到编校上哟。
□本报见习记者隋明照3年前的一天,《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接到上海某高校青年长江学者的一封信,信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贵刊编校工作非常到位,其中有一条很神奇,1844年2月27日,译著上说是礼拜六,我没有核对,就这样引用了。编辑...
新编辑入门学什么,从哪里下手,很多人并不知道。木铎君整理了编辑入门资料100篇,包括出版标准、标准解读、质检要求、语言文字知识、辅文版式规矩等编校文章,还有出版职业困惑、编辑问答等。这些文章可以帮助编辑快速入门,适应编辑工作,解决职业困惑。点击题目即可查看,收藏使用更方便哦~
校对是出版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媒体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军事报刊由于自身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受人员编制限制,往往实行事实上的编校合一制度。但长期以来,校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弱化甚至忽略,带来不少矛盾和问题,损害了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平。有必要重新认识澄清相关问题,加强校对质量建设,提高军事报刊出版质量水平。一、校对工作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在...
很多人,甚至一部分新闻出版界的所谓业内人士,都认为,文字编辑和校对,就是改几个错别字,不需要费什么时间,也不创造什么经济效益,所以……其实,一个好编辑或好校对,要做的事,太多太多。基于我们中文编辑校对网的性质,今天我们这儿只谈谈改差错的事儿。以下以报纸和期刊,包括他们的新媒体编校为例——首先肯定是“文字差错”啦!这其中包括,错别字、多...
用数字表示多少年至多少年,后边都加“年”还是只在后一年度之后加“年”?答:只在后一年度之后加“年”。示例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示例2:《2016-2017年中国专科院校排名》(中国科教评价网)示例3:《2015-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光明日报)“内地”“大陆”“台湾...
下面,就新手编辑和校对,在我们后台最常问的一些问题,集中作一些解答。用数字表示多少年至多少年,后边都加“年”还是只在后一年度之后加“年”?答:只在后一年度之后加“年”。示例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示例2:《2016-2017年中国专科院校排名》示例3:《2015-2016年世界经济...
怪校对咯?一般认为报纸出现差错是校对没有把好关,校对人员责无旁贷,这只是一方面。实践证明要想避免出错或少出差错,还得从提高稿件自身质量抓起。报纸差错率高的原因除了编辑责任心不强、校对马虎外,一个重要原因出在没有认真改稿上。如果稿件本身就没有写好和改好,错字、病句一大堆,或者字迹潦草不清,那么文字录入的差错率和清样初校的差错率必然会增高...
吴海平没有丁点高手的架子。他从家里跑到地铁站口接我们,六十几岁的人管我们这些年龄只到他一半的后生叫“老师”,又客气又认真又热情地念叨:“唉呀,添麻烦了,谢谢,谢谢您。”吴海平当然是高手,但凡能在某一行挂上“王牌”名号的人总得是数一数二的高手。听我们提起他“王牌校对”、新一代“校对王”的称号,他抬起头连连摆手:“没有没有没有,真的,唉呀...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业态、舆论环境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报纸文字检查工作亟须转型和升级,校对必须向审校转变,即校正报纸内容的差错从细节之处入手,着眼解决文字和版面上的技术性问题,并以此为起点进行延伸,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把握,阻止重大差错的出现。细节杜绝重大差错事实上,在我国近年出现的各种重大虚假新闻、重大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