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业内有种说法,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编辑工作紧密联系的校对,也是在为他人“做嫁衣”。校对工作是报纸出版前最重要最繁杂,也是最后一个把关环节。编审环节的错漏,在校对工作这一环一定要堵住。如果错字连篇,甚至出现文章前后表述矛盾,即使内容再有可读性,读者阅读的兴趣也会大大降低,甚至动摇报纸在其心目中的威信和公信力...
校对似乎是媒体里被关注最少的一类岗位,但却是必须重视的一个岗位。南都审读校对室主任邹高翔认为,好的校对从思维特质上就与编辑不同,“编校合一”或“校编合一”都不可取,校对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这篇小文与媒体朋友们聊聊校对,这个大有潜力、必须正名的岗位。
在这里,福尔摩斯用一个简单的问题说明了“看”与“观察”的区别:华生的“看”只是一种简单重复的机械性动作,而福尔摩斯的“观察”则更像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及其成果的积累是福尔摩斯破案的利器。在书稿编校过程中,作者和编辑对进入编校程序书稿的态度,分别类似华生和福尔摩斯对待楼梯的态度。交稿前,作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书稿上。交稿后,作者——尤...
《续编两朝纲目备要》是南宋无名氏以纲目体编著的有关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至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凡三十五年的史事。全书共十六卷,近十八万字。在现存史书中,记载南宋史事的很少,像该书这样详记光、宁两朝史事者为数更少。因此,对它进行整理、...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现在的校对工作相对以前似乎简单了一些。以前的原稿绝大部分是作者手写的,有些作者的字迹确实是难以辨认,这给校对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而现在很多原稿都是打印出来的,整齐干净,基本做到了“齐、清、定”,确实比以前好很多。
在分享经验的同时,与会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提高编校人员的报酬。二是培养数字出版编辑和校对人员。三是加强对外校公司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要建设文化强国,出版业必须高质量发展。出版业该如何通过编校业务创新确保产品高质量呢?11月25日,由中国出版协会编校工作委...
校对软件目前应用比较广泛,能帮助人工查找不少“硬伤”。了解其识别的常见错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校对软件的作用,提高编校质量。常规而言,校对软件可识别出的常见错误主要分为四类:基础字词错误、标点符号错误、数字类错误、政治类错误。以下逐一说明。?
编辑每天要写各种不同的应用文及文案,如选题报告、约稿信、修改意见、审稿意见、封面文案、校稿要求、书讯、宣传文案等。本专题计划选择一些应用文和文案进行示例,以帮助新入行编辑尽快熟悉编辑工作。本专题所选应用文或文案主要是笔者工作中的积累,并不是标准的模板,也并非专业的权威,仅供大家参考。
用词准确,指稿件中的每一个词语的使用都恰到好处,文字可以准确传达作者的写作本意,不会产生任何歧义。准确用词是一篇好稿子的基本要求,其重要性甚至高于稿件的语句连贯、表达简洁和表达生动等要求。因为,不连贯、不简洁、不生动,但用词准确的稿子,读者还可以准确读懂;但遇到用词混乱的语段,读者的理解也会非常混乱。
稿件中的“知识性错误”即稿件中的知识内容与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不符的错误。“知识”是完全客观的,与语法、修辞、逻辑等无关。如“李白是我国宋朝著名诗人”是知识性错误,因为李白不是宋朝人;但“李白是我国最著名的诗人”,则有逻辑问题,因为没有证据能证明李白是“我国最著名的诗人”。
除了文字差错,语法问题也是稿件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语法问题,指稿件的行文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常见的错误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杂糅、成分赘余等。语法问题会造成读者对文字的理解困难,甚至产生不确定的或错误的理解;因此,一本稿件中如果有较多的语法问题,就不可能达到出版的标准,编辑一定要退作者修改。对稿件语法问题进行审核,类似于做高中语文中...
责任编辑在判断一本稿件的质量时,文字质量是其中的重要考核项;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一本好书的评判标准,也绕不开高质量的文字内容;同样,作者想要创作一本好书,也离不开文字质量的提升。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图书质量事关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为保障和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出版社纷纷成立质量检査部门,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及其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的相关规定,严格实行印前、印中和印后质检。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西师出版社)结合该社编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图书质量系列管理办法,规定图书编...
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以海量化的方式呈现;5G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新速度分秒必争;新闻来源从两微一端到抖音、快手等小视频平台的日益活跃……在当前的媒体时代,每时每刻受众都会通过各种社交媒体接收到实时更新的新闻信息。如何为受众服务,新闻编辑工作作为内容生产环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为重要,同时,对新闻编辑辨别其真伪、判断其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估计很多笔杆子都有这样的经历,辛苦加了几个夜班写成的文稿,自信满满地交给领导审阅,谁知上来就被圈上了几个错字病句和误用的标点符号,细一看还有逻辑不通的情况。如何避免出现这种尴尬状况、保证公文质量?校对,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校对是对写作、修改的补充...
校对文稿是秘书人员的经常性工作,看似简单,做好不易。要做好校对工作,必须在严格遵守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坚持“好疑、勤查、善辨、慎断”八字原则,防止以下六类常见的错误。原则性错误原则性差错是最严重的错误,要时刻保持“好疑”的态度,慎之又慎,决不能让...
校对工作在书籍出版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校对是编辑工作中重要的环节,是关系图书成败的最后关口。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继续,它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在图书特别是学术专著中的一个数据,一个符号、单位甚至一个字如果发生差错,都很容易造成读...
校对是书刊出版工作中的一道十分重要的程序。即依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改正校样上的差错。校对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责任重大。校对是一项极为细致、重要的专门技术工作,主要任务是对照原稿逐一核对校样。按照书刊的出...
一、组稿阶段1.样章。(1)在正式写稿前,编辑一般会让作者写一个章节进行审核,这一章节内容常被称为样章。编辑和作者共同确定样章的写作风格,修正样章中的问题,解决样章中的写作难点,并最终确定标准样章。样章有助于确定写作方向,提升稿件质量,避免稿件后期的大量修改。(2)作者投稿的时候,一般也会从全稿中择取一个章节发给编辑,这个被选取的各章...
看完了马克·吐温关于如何写作的十个技巧之后,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下关于有效校对的10个贴士。近乎正确的词语和正确的词语之间的区别,确实是一个很大问题。下面讲一个马克·吐温名言出现在一所大学继续教育网站“语言/写作”栏目页面顶部,“无错误语法和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