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道具组郭菲菲:
从最初的材料采购、安装道具到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完整作品,我们在一直努力完善着。忘不了组装道具的一幕幕场景;忘不了一次又一次彩排完、伴随我们回寝的夜空中的点点星光;忘不了在舞台上下工作的每个人。我想,这份经历带给我的体会正如剧本中的那句台词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同甘共苦,学会了团队合作,我们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收获了集体的向心力和荣誉感。现场引导陈春蕾:
在话剧中我主要负责的是幕后工作,包括引导各院系学生观众就坐位置、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和那些起早贪黑排练话剧的演员和辅导员相比,这点累不算什么,因为我也为我们学院的荣誉增添了一点光彩。
观众葛
祎潇(运动人体科学学院2011级):
很高兴能够看到这样一个贴近我们生活的话剧作品。当我坐下来开始看第一幕的时候就被吸引了,它把我带回到了刚来沈体时的那段记忆,让我再次重温那时候的梦想和决心。我认为这部话剧带给我的,就是一种能够使人远离浮躁的正能量。我希望体育经济管理学院的同学在以后,能够继续带给我们励志的惊喜,使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众于子杰(体育经济管理学院2011级):
“伤感而优美的青春,多情而孤独的年代。”喜欢这句话,因为它最本真地还原了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现状。观看励志话剧《成长》,更是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话剧中,不论是踏实优秀的王奕,还是倔强好胜的筱雅,抑或是坚强聪明的萧飒,其实都是我们每个人小小的影子。他们都在以自己最鲜明的性格和最独特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蜕变,也跟着他们一起成长。其实,成长的本身,就充满了些许伤感与无奈,但值得希冀的是,我们最终能拥有华丽的蜕变和闪耀的身影。因为,这就是成长,这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