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优秀党务工作者


  基础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党支部支部由10名教学辅助人员组成,在各自的岗位上敬业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开放实验开课5年,每位老师平均带教200位本科生,每年带教约150学时,指导本科生在实验平台上学习各种实验技术,发表论文三十余篇,SCI论文约7篇。机能学党支部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的各项活动,在唱红歌比赛活动中获得二等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奉献爱心捐赠电脑,用于建立云南贫困山区的茨营中学多媒体教室,获得2011年度校“最佳党日活动”二等奖。
  公共卫生学院三药中心党支部支部现有8名成员,是中心的技术骨干成员,奋战在检测工作的第一线。中心经过多年努力和建设,陆续获得卫生部化学品毒性鉴定甲级资质、农业部农药毒理学鉴定资质、环保部新化学物质登记测试资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和保健食品检验资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验室认定,服务能力成为全国同行中最全面的评价机构。中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高校中开展此类科技服务的机构之一,多年来共评价各类产品4千多个,客户遍及国内外。中心科技服务的收入直接反哺于教学科研,使教学科研工作得到了跨越式的高速发展,在全国高等院校同行排名跃居第四,科学研究排名第二,成为江苏省十二五优势学科,正向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迈进。
  医政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党支部医政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现有专职教师18人,教师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2人。党员同志努力做到“五带头”,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学科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特别2010年和2011年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作为江苏省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的两年来,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显现出较强的专业品牌优势,形成了三大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明确、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密切配合、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两年内,学院获得各类科研项目2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17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61篇,其中SCI、SSCI收录论文3篇。获得10项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4篇,担任主编和副主编出版教材分别为6部和4部。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党支部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党支部是以教师为主的基层党组织,其所属英语系共有教师12人,其中教师党员10人。党员已成为英语系学系日常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该支部在学院的领导下,学习身边楷模,坚持思想建设;重视实际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关注专业发展,培养复合人才;开展多彩活动,发挥先锋作用在系主任兼支部书记秦志红的带领下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原则,加强党组织建设,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以及各级各类活动中,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2011年英语系被评为南京医科大学“三育人”先进集体。机关宣传部团委党支部支部坚持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方向,强化支部党员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支部的各项工作走在了机关党委各支部的前列,先后获得“学习型”党支部、校党委“最佳党日活动”二等奖等。支部创新方法,注重研究,抓好党员学习教育,充分发挥支部集体学习平台的作用,注重结合工作广泛开展学习研究。支部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推进规范化建设。大力实施党团共建帮扶,创新党建工作内涵。创新性提出以思想、知识、能力、生活、心理帮扶为主要内容的“五个帮扶”工程。提升青年团员综合素养,探索出党建工作发展的新方向。支部党员严格遵守“五带头”的承诺,不断增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离退休党委离退休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老龄工作的政策和精神,努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服务为宗旨,努力为老同志多办事、办实事、做好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强化党性教育,始终把党员的思想建设工作放在首位,以庆祝建国60周年、校庆75周年、建党90周年等重要节日为契机,精心组织专题系列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两年多来,离退休党委结合离退休老党员特点,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人为本,加强“五老”工作,为学校发展积极献计献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活动,满足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关心帮助有困难的老同志,关爱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社会献爱心,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一附院血液科党支部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5名,支委5人。支委成员以身作则,带领全体党员坚持学习、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党建工作规范到位,结合支部特色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全体党员在思想上严以律已,工作上勤奋努力,业务上精益求精,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医技、护理、管理等岗位的骨干力量,在医、教、研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及奖励。支部与科室建设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血液科成为2011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立了较完善的血液病综合诊疗体系,居“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地位,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奖励,目前发表SCI论文60余篇,承担30余项科研课题。二附院临床一总支第七党支部(儿童医学中心)二附院临一总支七支部所属的儿童医学中心,是南医大儿科学教学基地,儿科学硕士、博士授予点,拥有雄厚的临床、科研、教学实力。支部有5个科室,党员31人,职工160多人。在2008年的手足口病、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铅中毒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中,中心作为省属三级医院中的重点学科在省内外充分发挥了省级儿童医院的医疗救治和指导作用。支部坚持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区”,展示党员精神风貌;坚持选拔树立“服务明星”,推举标兵的榜样形象;坚持固本强基创先进,岗位奉献争优秀,促进优质服务上水平,曾被评为“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省级机关“青年文明号”;“江苏省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刁芙蓉,女,校退休科科长,该同志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工作和生活上,处处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勤奋进取,默默奉献,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加强学习,始终坚定政治信仰;创先争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认真履责,做好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落实老同志政治、生活待遇。
  孔连宝,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第一附属医院纪检委员、外科总支委员、肝脏移植中心支部书记、普外科副主任。2007年被选为江苏省“333高层次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2008年被选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连续五届被选为普外科支部书记、大外科总支组织委员,注重支部建设,做好青年医生的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立足岗位二十年如一日,扎实掌握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在肝移植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研究方法和临床手术技能方面有较高造诣,完成肝叶切除术近2000余例,主持完成各种肝移植术150余例。作为普外科副主任提倡团队精神和创新活力,注重科室人才培养和梯队的建设。
  王未,女,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新疆籍学员培养办公室主任。她以身作则、敬业奉献,树立优秀党员良好形象,负责党建党务工作及校本部约1500名成教生教育管理,做好新疆籍毕业生培养管理工作,与江宁医院联系建立就医“绿色通道”,受益面从本校学生扩展到整个江宁区,受到《人民日报》、新疆卫视等报道。王未同志精益求精,努力做好本职工作,2006级高职学生就业率达100%。继教院专升本脱产学生的研究生招考录取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近两年学院连续出现周好、续广军两位受到中央、地方媒体报道的先进人物,先后建立省内第一家成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锁金村街道卫生服务基地及第二家石门坎社区卫生服务站“续广军模范岗”。
  王兴东,男,副研究员。纪委办公室副主任、监察处副处长。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纪检干部,能以“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贴心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参与对经济活动、人员招聘、干部选拔、职称评定、招生录取等工作的监督中,清正廉洁,坚持原则。该同志注重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制度建设,制定纪检监察制度十多项,会同有关部门编印我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汇编。他注重党建理论研究,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了纪检监察研究论文2篇,开展以纪检监察理论研究为内容的省教育纪检监察研究会课题2项和校党建研究课题2项。
  孙玉洁,女,教授,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主任。自从国外留学归国担任细胞生物学系主任和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以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学系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学科,科研水平显著提高,申报课题和SCI文章实现从无到有。孙老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兢兢业业,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鼓励教学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和创新思维,积极推行教学改革。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组织并参加各项活动,作为归联副会长,组织并开展活动为归联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沈继英,女,第四临床医学院组织员、院办、学工办主任,讲师。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8年,负责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党建工作。她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关爱备至,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主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克尽职守,以身作则,并将作风运用到教育、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中来。在学生工作岗位上注重思想引领和文化熏陶,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工作方法上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实效,通过“自主-合作-求知”学习模式改革、“让天使在人间———医患访谈”、“师友沙龙”、“医学人文戏剧表演”各类学习活动和文化教育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苏益民,男,第一临床医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助教。他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重视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牢记党的宗旨,热心服务学生,2005-2011六年里坚守江宁校区,指导学生学习与生活。2011年承担几乎近500位学生的管理工作。为了学生他时常把襁褓中的女儿寄放在南通老家。阑尾切除手术后没有完全恢复就回来工作。他坚持求真务实,积极开拓创新。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阳光体育“PASS计划”,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在学生综合素质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陈龙,男,康达学院办公室主任,是一名有着13年党龄的“老”党员。在12年工作中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怕吃苦,乐于奉献,关心集体,多次变换工作岗位,但他坚持学习,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优异成绩。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在徐州市睢宁县开展为期两年的扶贫工作,期间努力使四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通过省级验收,成为脱贫攻坚先进村。扶贫期间,利用高校优势开展卫生对口人员培训,捐赠电脑建设劳动力培训中心机房,扶贫工作中总结出“贫困户+大学生村官+高校+企业”扶贫新模式,受到时任省委副省长黄莉新和省扶贫办总结表彰。
  褚志平,女,二附院产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作为一名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27年的产科护士长,她乐于奉献,心系产妇、始终将产妇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一心为产妇排忧解难;她大胆创新,在南京率先实施“助产师一对一陪伴分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革服务流程,带领全体产科护理人员开展人性化服务和护士站前移等工作,努力实现“服务病人、满意病人、感动病人”,积极推行产科门诊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先后获得2011年南京市“十佳护士”、南京市巾帼岗位明星、全国及江苏省优质护理标兵等荣誉称号。
  管园园,女,讲师,基础医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院组织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分团委书记、团总支书记。她以“学生生活上的益友,行为上的典范,情感上的朋友,心灵上的导师”为工作理念,坚持正确方向引领,做学生思想导师;全心全意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工作创新,点燃学生智慧之光。她注重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服务能力,积极面对工作,微笑面对困难,不断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辅导员,在首届辅导员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吴炜,男,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专业学生,师从王心如教授。现担任学院2009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科研助理。他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创先争优”,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努力丰富政治理论和学习业务知识,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领导和群众一致好评,曾获得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费孝通奖学金等荣誉。
  施秋萍,女,基础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担任第一临床医学院2008级团总支副书记、第二学生党支部支部书记职务。她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着力加强支部党员的党性建设,组织开展多次支部生活会、互爱共建座谈会等,为新老两代党员搭建了交流平台,努力构建老师与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组织开展了“阳光体育”、告别江宁晚会等多项活动,获得多项优秀学生干部荣誉。施秋萍注重自身医德人文建设,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重自身专业知识学习,并帮助周围同学,做好学习表率,获得多项奖学金及学习之星等荣誉。
王燕,女,一附院,高级政工师。在工作中带领大家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在后勤保障系统内促使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提升。不断提高党总支在党员干部及群众中的威性,树立良好的形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后勤工作期间提出变被动工作为主动服务,变响应式工作为计划性及前瞻性工作,创新性地成立一站式保修中心,获得临床的一致好评。积极组织后勤片的干部职工无偿献血,向灾区送温暖,三年来共捐款三万余元。认真落实收入申报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总支片范围内的困难职工以及生病职工及时关心和深入慰问,引导职工主动参政议政。
  陈琳,女,副研究员,从事高校党务工作二十多年,现任康达学院党委书记。她长期在基层工作,在长期的党务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中勇于探索新问题,在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及大学生党员的教育、考察、培养等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拓展新载体。近年来根据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要求,在党建研究与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受到校党委表彰。她精业勤业、淡薄名利,默默奉献,关爱师生,使学院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更加突显。
  陈国青,男,副教授,公共卫生学院党委组织员,他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断自我完善,做好服务,践行师德,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虚心学习,团结协作,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他踏实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认真思考并积极实践,逐步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化虚为实,把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阐明,让同学易于接受。他认真学习经典著作,提高理论修养,结合工作实际,善于对政治思想教育进行总结。
  金功辉,男,医政学院社科支部宣传委员,教授。多年来一直积极参加学校各级党校党课教学工作,为康达、医政、口腔、护理、临床、基础医学院等多个学院讲授党课,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史,党的性质与宗旨,党的纲领与目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端正入党动机争取早日入党等,并在校党委学党史活动、校团委“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活动作了各类演讲、发言和主题座谈。
  祖勤,女,第四临床医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讲师。从事党务工作11年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她关爱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影响着学生,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倾注大量心血。她务实严谨,默默奉献,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她主要负责的校园廉洁文化周活动获“学校优秀组织奖”,学院开展的廉洁文化辩论赛获省教育厅2010年全省教育系统廉洁文化活动周创新二等奖。曾获“2011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
  蔡玉坤,男,二附院临床一总支书记,高级政工师。该同志工作认真负责勤恳踏实,服务周到细致,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渗透于优质服务保证推动促进工作中去,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保持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本色,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塑造了党务工作者的优秀形象。能认真开展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着力做好党支部经常性事务,能尽心做好各种重点突击性工作,完成了医院党政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他积极参加党政管理干部各种培训学习,得到全面系统的管理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和训练。他能认真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带头树立了优秀的医德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