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敞明亮的展览馆一角

校友们欣喜地看到了自己

新生们了解母校历史
自1918年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师范教育以来,集美学校已走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作为集美大学实质性合并以来创建的第一个展览校史的场所———集美大学校史展览馆,业已成为集美大学的标志之一。集美大学校史展览馆自2007年开始筹办,于2008年集美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建成并对外开放,该馆展示了集美大学九十余年来艰苦办学、奋发图强、不断发展的办学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成就,成为了我校弘扬嘉庚精神,宣传集美大学的重要窗口。记录历史篇章集美大学校史展览馆位于本部校区中山纪念馆第三层和第四层。馆内展览面积达2700多平方米,共有15个版块、800多幅版面、4000多张照片以及近50艘航海船模。展览内容丰富多样,除详细记录了从集美学校到集美大学近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外,还介绍了多年来社会各界对我校的关怀。整个展览以史为据,以时为轴,从最早的师范学院开始,逐一介绍了航海学院、财经学院、体育学院、水产学院等等,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生动展现了一代又一代集大人弘扬嘉庚精神、无私奉献的生动场景和精神风貌。
走在集美大学校史展览馆里,徜徉在一幅幅老照片中,岁月,似乎被定格了。“教育为兴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爱国领袖陈嘉庚先生教育报国,倾资兴学,在家乡创办了集美学校,并于1918年3月创办了集美学校师范部,随后创办了商科、水产航海等一系列专门学校。1994年10月,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一系列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美学村原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五所院校合并组建集美大学。
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颠簸,集美大学几经风雨,历尽坎坷,屹立于闽海之滨。九十余年来,集美大学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球,“诚毅”品格代代相传。集大校友们为母校赢得了 “民主堡垒、革命摇篮”、“航海家的摇篮”、和“福建财经人才的摇篮”等美誉。校史馆里,有九十多年来集大饱经沧桑的办学历程,有历届师生员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创业的艰辛,更有校主陈嘉庚先生倡导的“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诚毅校训的精神内涵。传承嘉庚精神除新生的入学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外,作为集美大学面向校内外的窗口,校史展览馆还承担着接待各界校友、以及海内外合作交流者的工作。据介绍,仅去年就有近1万人参观了校史馆。同学们在这了解集美大学,感受母校代代传承的“诚毅”精神,领悟肩头的责任;老校友在这里追忆大学年华,为母校的发展倍感光荣;海内外来宾在这赞叹集美大学的光辉岁月,折服于它日新月异的魅力。
为使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集美大学,在完善校史展览馆的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为参观者义务讲解校史馆的展览内容。参观者可通过志愿者们中英文两种版本的讲解详尽地了解集美大学的历史、现阶段的发展以及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批青年志愿者成为校史馆的讲解员。上岗的志愿者需通过严格的现场讲解考核、礼仪培训,方能走上这个展示学校历史、展示自我的舞台。
轮机工程学院的大二学生周博文,现任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兼英语讲解部部长。他告诉我们,虽然在义务讲解的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困难,但更多的是收获。不是英语专业出身的他,通过自己的摸索实践和前辈们的帮助,为志愿者服务队核定了英文讲解稿。为鼓励更多的讲解志愿者加入英语讲解部,他苦背讲解稿,请其他讲解员评议,鼓励大家一起不断练习。接待外国语学院的入党积极分子时,他流利的英文让同学们深感钦佩。他的出色表现,更是得到了泰国访问者的赞扬。在周博文眼中,服务队已经不仅仅是社团,更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的舞台。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走进校史馆,成为一名志愿讲解员,锻炼自我,服务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