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寻“宝”的旅程
一声爆炸,故事上演了。
《生活大爆炸》———一部以“科学天才”为背景的美国情景喜剧在各大校园风靡。剧中的主角是几个理工科男,对包罗万象的科技知识张口就来,除了他们本行的物理学,其他的诸如化学、生物学、医学、电子信息等他们也能脱口而出;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却行事怪异,情商不足。他们的形象,在放大了理工科男生某些缺点的同时,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天才的可爱与率真,意外受到众多学生的喜爱和追捧。
剧中到处都是有知识的nerds(“情商”不足“智商”超群的天才),他们说的东西可能会让同学们听不懂,当成nerds在胡言乱语,但一样让同学们发笑;偶尔一两个在专业课上听过的科学名词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让人感觉倍感亲切;有时候,nerds会对这些专业性极强的名词作出一些解释,则更激发了同学们去查找去了解这些知识的愿望。尽管每集都会出现些听不懂的科学术语,每几季就会冒出一些没听说过的科学定理,但这丝毫不影响美剧《生活大爆炸》在大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
身在理工科大学,我们的身边是否存在着像他们一样的人物?带着好奇,我们开始了寻“宝”的旅程。
我们在对多位校园真实人物进行采访后,将其特点进行汇总,并与《生活大爆炸》中的工科男谢尔顿、瑞杰、霍华德的形象进行对比,我们有了自己的“秘密”发现。
寻找谢尔顿谢尔顿的特点:智商高达187,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11岁上大学,15岁去德国海德堡学院做客座教授,研究方向是弦理论,拥有一个硕士学位和两个博士学位。他极其自负,拒绝相信世界上有比他聪明的人,认为自己是万能的,不可能出错。他又极其率真,总是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坦率”地指出对方很愚蠢。他是个完美主义者,有重度强迫症,不能忍受一切他认为不合理的东西,天天在公寓里念叨他的那些公式和定理。
谢尔顿的日常表现在于:喜欢独自演算、推论自己感兴趣的理论,享受推论的过程;很乐意为大家讲解他的那套理论,并擅长将科学术语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严格遵守社交礼仪,敲门的时候会短促而跳跃有节奏地边敲边喊对方的名字三下,家里来了客人时总要端上一杯热茶。
我们发现的A君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他喜欢深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非常享受学习的过程;总是认真严谨地为同学解答问题,直到对方满意为止;不论是熟悉与否,经常使用敬语,有自己的一套社交规则。
我们注意到,A君背着大书包走在图书馆、教学楼、宿舍三点一线之间时,认识他的人都担心白净儒雅的他被书包压倒。他的书包装满各种教材和参考书,为了吃透所学知识,每门课程他都要翻阅各个版本的教材。虽然学校编写的教材更贴近老师的教学大纲,对于考试而言看老师的课件更是省时省力。但是,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比考试的结果更重要,因为在某门课程上花了太多功夫,占用了其余课程的时间,他也忍不住在那门他想作深入探究的课程上下功夫。虽然他学的是电气专业,却出于对通信专业的喜爱,主动选修通信专业的课。面对选课冲突,他多次跑到教务处和老师说明情况,老师破例让他冲突选课。就这样,他自学了很多通信专业的课程。
如果你在自习室碰上A君,请教一个问题,他会翻遍书包,给你指出每本他自学的参考书上的相关说明,并给出他认为最恰当的解释。即使问题超出教学大纲,他也很乐意花时间与你探讨,并欢迎你对他提出质疑。对于学问,他如一个严谨的学者,认真起来的样子像极了执拗的谢尔顿。
我们用短信与A君约定采访时间,他称呼我为“您”,并说“如果您方便的话”,我们虽然觉得过于正式,但也很高兴作为小记者得到了尊重。后从他同学口中得知,他的短信经常是以“您好”开头,“谢谢”结尾。采访过程中,当被问及他不能解答或是遗忘的事情时,他会马上道歉,然后头一歪,轻轻地用手拍着脑袋,就像是要把灵感拍出来似的,他会说稍等,要好好想想。在路上遇见熟人,他也总会立正站好,跟对方打完招呼再走,样子十分可笑,他却浑然不觉。
类似谢尔顿这样的A君们,其实在校园里并不鲜见。我们身边的A君们,他们的考试成绩并不是最高的,专业排名也不是最靠前的,参加竞赛也没拿奖拿到手软;他们不擅长打球,不喜欢社交,不参加社团工作。但是,就像谢尔顿一样他们是可爱的,温文尔雅里透着一丝学者风范。虽然他们身上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成绩,但相信他们最终将会有所收获的———就像相信谢尔顿将来能证明“弦理论”那样,就像相信谢尔顿总有一天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样,就像相信总有越来越多的人身上能找到那个率真而又执着的谢尔顿一样。
寻找瑞杰瑞杰的特点:羞涩的印度小男孩,一口地道的印度英语。他是天文物理学家,拥有哲学博士学位。他曾经测量过海王星外天体的组成成分,后又研究暗物质。他具有非常严重的社交障碍──不能和女性说话(在喝酒和服特效药的状态下除外)。他对于印度文化十分骄傲,有时候对种族歧视过于敏感。
瑞杰的表现是:平日里很害羞,但只要一喝酒,“潜在人来疯”的本性就暴露无遗;是一个孤单的人,独住公寓,患有社交障碍。
我们找到的B君与瑞杰很相像,他在同学和老师看来,性格内敛,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看书和做题,但是不时会展现出开朗大方的另一面;独立自主,相当成熟,经常一人独处。
在我们的眼中,B君在班级风采大赛上,以一段极具喜剧效果的雷人舞表演震惊全场。当时,一群表演者都戴着墨镜,穿着靓丽的服装,其中有一位身着白色外套的同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搞笑天赋,博得大家开怀大笑,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小B”。当表演结束,表演者摘下眼镜谢幕时,大家才知道,原来“小B”是他们眼中一直以来的乖学生。在场的老师看到他时也十分惊讶,这个每天专注于学习,埋头于书本的乖学生典范,竟然也有着这样活泼开朗的一面。
虽然比较内向,但B君并不感到孤独,他觉得,朋友们都有着不同的目标,自然会有不同的路要走,只要与朋友在一起时彼此珍惜就好。无聊的时候,他喜欢看一些娱乐综艺节目、NBA、美剧,累的时候会去操场跑步,放松自己。这样看来,他的生活较瑞杰来说更加丰富,也更加快乐。
我们身边的瑞杰,和剧中的一样,有着可爱的性格,有着多姿多彩的生活。不同的是,孤单的时候,他们不会借酒浇愁,他们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将不快转化成为前进的动力,虽然他们并不像瑞杰是个天才,可却更加朴实与真挚,让人亲近。
寻找霍华德霍华德的特点:加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的科学家,主研智能控制。他自认为魅力非凡。他有较高的语言天赋,会六种语言(包括中文)。他对花生过敏,吃了花生后全身会肿得不成样子。他从小到大和母亲住在一起,具有天才的率真,敢于表现自己。
霍华德的表现有:有时候穿着华丽而怪异的衣服,说着天马行空但又很滑稽的话,让人捧腹大笑,有时会不小心冒犯你却能很快获得你的原谅;参与设计并调度的火星探测器验证了他的高智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无论验证什么理论,非得做实验,对于2万多条数据,不厌其烦地一个个统计并分析。
我们发现的C君如同霍华德的“克隆”,他十分开朗,是同学心目中的“开心果”;参加多项课外竞赛,爱好极其广泛;做事非常严谨尽职,学习工作效率极高。
在我们看来,C君说话幽默风趣,甚至会偶尔损损人开些小玩笑。当然这也只限于他的那群好朋友,在不太熟的人面前则是表现得很安静,略带些腼腆。他曾在校自律会新年晚会上“自毁形象”地穿着西装戴着墨镜,串烧了一些歌曲后跳起了搞怪的“雷人舞”,使他的搞笑本领声名远扬。
C君喜欢数学,爱搞数学建模竞赛,乐于参加各种课外比赛,曾获得学校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时政分析二等奖等奖项。他一直喜欢跆拳道,经常去练腿法,同样也喜欢唱歌,他把这些都当作发泄方式。他目前在做创新实验项目,而且也在备战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为自己的目标而继续努力。
作为自律会的一员,C君非常自律,比如坚持每天5点40起床。他讲求学习效率,感觉学不进去了不会硬呆在自习室浪费时间。他做事很认真负责,在做智能车的时候,一直忙着焊电路,饭都忘了吃。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霍华德在剧中是个小丑一样的角色,但又有多少人发现了他尽职又专业的优点呢?在整天嘻哈着的外表下,霍华德的内心深处其实也有着向往,他执着于自己的信仰与事业并努力去做到最好。我们身边这位C君就像剧中人物一样,总是乐观地看待身边的事物,也能把快乐带给周围的人;和霍华德一样,他对于自己的学习与自己的喜好也非常执着。除此之外,他同样也是个尽心工作努力学习的人。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路上,他坚守着自己,从没有放弃,更没有迷失方向。
在《生活大爆炸》中,科学大理论、高技术走下神坛,液氮冻香蕉、激光煮泡面,拉近了科技与生活的距离。在我们身边,那些执着追求、简单率真的工科男们虽然有着一些怪异的特点,但是他们对科研的执着,对理想的坚守,让他们顿时觉得他们其实还是很可爱的。
这些天,我们一起寻找工科男,不知你是否也在校园里发现了他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