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生活,你真的适应了吗?
编者按: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并不仅仅只发生在新生同学们身上,许多高年级的同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至今,仍然有部分高年级的同学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有些同学甚至对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业目标也没有一个清晰明确,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安排;有些同学大学四年来,学习生活没有必要的打算和安排,职业目标相当模糊,学习生活懒散,没有养成抗挫折、抗失败的素养和能力,到临近毕业即将步入社会时,才感到底气不足、茫然无措。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就抓紧时间学习,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毕业时,才会感到自己‘肚里有货’、‘心里有底’,能够迎接和战胜步入社会后将要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遭遇困难和挫折是常有的事情,如何让自己少走弯路,毕业后、顺利实现升学或就业呢?在这里,我们结合学校部分老师和同学们的实践之谈、经验之谈,向大家提供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大一: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习惯来自海南的陈虹霏是经管学院会计091班的学生,刚来学校时由于水土不服,非常的想家,但随着与同学们的接触与交流,渐渐地感觉到同学们的热情与友好,寝室的室友之间也像一家人,也就慢慢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化工学院的张鹏同学也说道:“对于大学的不适应更多是学习上的,以前,老师上课的时候会问我们是否听懂了,给我们时间课堂消化,而大学老师一节课就讲了二十几页,感觉有些压力。”大学教育跟高中相比,更加灵活和自由,注重启发式教学,也要求学生们更自主、更积极地学习。因此,老师讲的很多内容都是需要同学们课下自主消化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学会自己学习,不懂的要及时问老师,问知道的同学,把问题弄懂,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广告091的王苏刚说:“大学学习是很重要的,但也不应该拘泥于学习,要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多参加校内外的各项创新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打算抽时间去贵州支教,山区的孩子特别纯朴,山区的环境也好,很想去帮助那些孩子。”他如实地讲出了自己的想法。
俗语说“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上大学不仅仅是学知识,更多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古今中外,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都做到了成长和成才两不误。
大二:抓紧时间学习,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对于刚刚进入大二的学生来说,感受最深的就是“时间过的飞快”。很多大二的同学认为,大一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是很有趣的,但同时也觉得玩得多了,浪费了一些时间,希望能从大二起抓紧时间,开始努力奋斗,把握现在,争取未来。
人文社科学院08级姜敏同学说:“在大一时,就应该对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和安排,大学是对自己的人生和方向打基础的时候,大学学习生活是自己的,以后的生活也是自己的,自己的路要靠自己来走,我们要对自己负责。所以,进入大学后,要尽早打算和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发展负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上大二后,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为大三、大四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笔者在与已经从我校毕业,考入名校读研或进入名企就业的毕业生聊天时,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他们常说的,大学学习生活‘知识最重要,学习最可贵,积累无止境’是成长成才的关键所在“。
大三:专业课学习、考证是主旋律专业课程一般都安排在大三学年,专业课程相比与基础课程难度更大,学起来也更费力,同时也是专业学习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大三这一年,大家都应当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学生组织或社团工作等实践活动应相对会减少。在大三学年里,同学们将会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如,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将学习摄影、摄像、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将学习EDA单片机技术、信息通讯软件编程等等。技术性强的课程一定要好好学,等工作的时候就会派上用场了,目前市场上大量需求应用型技术人才,掌握好实用应用型技术才能在“高手众多”的技术人才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考证也是大三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各类职业资格证书都是广大同学们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自己升学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之一。会计071班的熊芳同学说:“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过好每一天。入学刚开始时,还天天给家里打电话,现在自己已经能够完全独立生活学习了,我正打算考注册会计师来实现我的职业梦想。”在人才市场上,没有哪一个用人单位会嫌你证书多,好好利用大学时光,多取得几个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书,对今后升学或找工作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大四:紧张而忙碌,考研或找工作是主题大四最大的特点就是紧张、忙碌,或忙于学习、或忙于找工作。为了顺利毕业,他们查资料,做自己的毕业设计;为了自己的梦想,考研备战,准备最后的冲刺;在公司企业实习,积累经验,为步入职场,积极准备。
大四上学期还可以看到很多大四学生在校园出入,下学期的时候大多数同学有的去实习;有的去工作;有的去准备考研面试或调剂……每年六月的离别,多少情谊,多少不舍,多少遗憾!不要等到毕业的那天,才觉得自己没有好好利用大学四年的时光;也不要遗憾因为昨日没有努力而嗟叹。
唐诗《金镂衣》讲得好:“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芸芸学子们,“莫负大学好时光”,好好把握今天,珍惜时间,不断学习积累各种知识和技能,争取有所作为,为明日的起飞做好铺垫,才是明智之举!(记者 陈新川 戴珊纯 陈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