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适应产业发展趋势 提升教学质量内涵“服装”学院变身“时装”学院


  本报讯(记者 王国海 学生记者 张土良)4月17日,学院办公室在校网上公布了“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服装学院更名为时装学院申请报告》的批复”,同意其所属服装学院更名为时装学院。时装学院的更改,标志着我院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这是我院服务产业转型新形势,深化改革促发展,抓住机遇奔前程的一次历史性的选择。
  为什么要更名?更名后它的特色在哪里?对招生就业会带来什么影响?记者就此走访了时装学院的部分师生。
  更名是顺应产业转型升级“更名为时装学院,是考虑到宁波服装产业的变化。我们学院要引领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和趋势。”时装学院院长张福良认为,服装产业从传统的裁缝业、成衣业发展到时装业和时尚业,这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学院不能游离于产业之外。当人人追求“时尚生活”的时候,我们要适时地扬起“时尚”的旗帜,亮出“时装”的名片。
  张福良院长说,浙江省是个服装大省,却不是时装强省,目前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在时装品牌创建和运营方面,企业缺少品牌管理、营销方面的高技能人才,这是非常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学院第一次党代会指出鼓励改革来推动学院发展,激活学院办学活力。因而更名是我院最大的主体二级学院向时尚进发的第一步。”
  时装学院副院长叶菀茵表示,更名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产业的需要,宁波地区的服装产业是中国服装的一个缩影,因而它的产业发展,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的一个发展趋势,这个趋势就是从传统的制造业到时尚业。在过去,生产加工几乎是企业的全部,但今天企业不仅仅是制造产品,而更看重时尚潮流。
  “此次更名我们也参考了国外一些学院。叶菀茵说,近年来,学院大力实施国际合作战略,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与英国伦敦时装学院、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意大利POLIMO-DA时装设计与营销学院、香港职业训练局等10多所著名时装院校进行国际合作,开设国际服装品牌高端培训项目,聘请国际教师授课,选派教师及学生进行国际交流与学习,同时学院也接受英国等地的留学生,因而我们办学也应向国际时尚靠拢。
  不能为更名而更名“学院更名,应与自己的办学定位、学科优势、服务社会和未来愿景相符,不能盲目为更名而更名。”张福良说,从“服装”到“时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有天壤之别。服装,其基本概义是遮盖身体的材料拼合。而时装里面的“时”则具有很大的变化性。在张福良看来其含义是非常丰富的,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时尚。更名后的时装学院要高举时尚的大旗,要把时尚当成一种符号、一种精神,要营造时尚的氛围。服装品牌的核心是创意,是设计。因而,学院要做的就是培养有创意、有思想的学生,而不是单纯的会裁、会缝的学生。
  “时”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品牌。“学院要培养的学生就是要为企业的品牌服务,品牌就是市场,就是需求。”张福良说,学院更名,除了是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更多的是为进一步彰显品牌意识,加强学院的管理;布局调整、完善教育结构体系。当然,名字更新的同时,更应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更新。更名后较大也较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时装学院将通过对高职院校、品牌市场、产业企业等的调研,设置围绕“时尚”的全新专业课程,进一步拓展时装学院时装营销、策划,时装管理,品牌推广等专业设置。目前,部分教材的编写、审批工作都已经开始着手。
  “从现在起,老师在知识结构、教学里要渗透时装这个概念;学生要把时尚当目标,大家要慢慢一起朝着这个方向走。”叶菀茵说,这里所说的“时尚”并不是说叫师生穿奇装异服等来博眼球,而是要靠文化时尚,提高自身的素质。将来会让更多的老师有机会去国外学习,让老师先时尚,而后起到呼唤作用,来引领时尚。
  更名后招生就业更有利“洋气!”史红霞老师对于服装学院改名的看法,她用这两个字来概括。在她看来,时装学院这一名字相比服装学院来说,层次比之前高,培养的方向更为具体。时装学院09级学生宋晓凤表示很支持学院的决定。她认为,“时装学院”更加鲜明地凸显了学院办学的特色,向社会展示我们学生在向时尚靠拢的态度。“我马上要毕业了,以后说我是毕业于时装学院的,感觉很好!”
  许多在校生对更名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昨日,学院微博发布“服装学院更名为时装学院”后,出现了许多不同声音。一方面是支持的,另一方面是存在疑问的:“那是不是我们学院要叫‘浙江纺织时装职业技术学院’了?”“听上去档次是蛮高的,但真的能胜任这个名字吗?”
  张福良说,服装学院更名只是二级学院更名,总院的名字依旧不会变。同学们的想法他也能理解,所以这个过渡期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
  “我们马上就要举办双代会了,时装学院团委学生会会借这个契机,结合更名会策划、举办一些活动,让同学们慢慢理解与接受。”史红霞说。更名后对招生、就业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院更名,强调自己的办学特色,这对考生选择会有好处。”叶菀茵说,新的名字更加明确了时装学院的培养目标,其实是更有利于招生。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择校一方面也是看学院的名字,“服装”与“时装”,第一印象肯定是对时装比较喜欢。而对于学生就业,时装学院的更改从某个角度来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同学们通过学习,可以有能力从事时装产业的工作,择业范围也更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