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上的旅行姚磊
你翻过的只是心中的一座山———题记23天骑行,2166公里———318国道从成都至拉萨段,一路景色壮丽,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峡谷和大江大河,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2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10座,平均每2天就要翻一座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隆藏布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路途艰辛且险,因而,让许多向往的人望而却步。
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你们也许无法想象在半山腰,云雾在你半米开外的地方触手可及;也许无法体会一天喝13瓶水却不用上一次厕所是什么感觉,无法体验一天淋10场雨的滋味,车里的人无法领略车外淋雨人的雀跃;七月飘雪,无论是诗意还是现实都让人无限惊喜;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看星星,好奇是不是特别的亮;新都桥的随便一个山头都可以媲美windows桌面,这是人间的风景吗?那一刻,我对自己的贸然闯入有些自责。骑过川藏线,你就会知道一个上坡50公里不是什么鬼斧神工,而100公里也只是个下坡的距离。那一天早上5点半出发,无尽的上坡看不到终点,雨一遍一遍地湿透我,路是坑坑洼洼,这种情况下风也要雪上加霜般逆行。我的膝盖因为之前的摔车而每蹬一圈都彻骨的痛,骑着骑着眼泪就刷刷地掉下来了,持续了3公里,我不愿意承认那是崩溃,哭只是一种让自己坚强的方式。到达山顶后还有100公里的下坡,第10场雨已经越来越大,我不禁要迷惑为什么这么多的雨。然而我们又要感谢这些雨,没有它们的滋润,长江黄河早干涸了。暮色在不远处,此种情况,下如此陡峭的山路有如把头提在手里一般,中途险些直接到拉萨(天堂)。从早上5点半一直骑到晚上11点半,当躺在旅馆的床上时,却不能入睡,心有余悸,刻骨铭心。
骑行之前我就发过誓,我要用两只脚走完全程,不搭车。因为腿疼,我很害怕,我不断地祈祷腿疼不要恶化,似乎我真的感动了天,第二天痛奇迹般的减弱了,得以让我在8月13日连续超越16个人第一个冲上川藏南线海拔最高5013米的米拉山哑口。那一刻,我相当骄傲,感觉整个世界在我脚下。人的一生会做许多事情,而有些事注定会影响你的一生。看到布达拉宫时,并没有预想中那么欣喜,因为一路走来每一天都足够精彩,那一霎那,我真的觉得自己把自己感动了。只有站在那条路的终点,才会在回首的时候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路上,开心过,沮丧过,抱怨过,孤独过,崩溃过,哭了,坚持了,笑了,到拉萨了。起初,怕自己坚持不下来,不敢往远的想,只是过一天算一天地扛,越接近拉萨,反而有点舍不得结束,人就是这么奇怪。说一声再见,一起经历磨难的朋友;说一声再见,因为明天我就要离开;说一声再见,今夜我会难过;说一声再见,即使我真的不愿说再见。
其实那些美丽的风景,单纯的笑容和干净的心灵,就是让自己感动到流泪的原因。看到他们叩长头匍匐万里拥抱尘埃,只为那份信仰,着实让人动容。他们称之为信仰的那种朝圣般的文化,一种对大自然的尊敬。生活开始变得无拘无束,开始简简单单,或许人生的意义不过是嗅嗅身旁每一朵绮丽的花,享受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很多人想做的事太多太多了,但终究还都停留在想这里;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再也不会做了。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生活,感受自己的存在,而我在这个年龄段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种方式。谁都无法预见生命的长度,一辈子不算长,一秒钟也不算短,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增加它的深度。
从我第一次听说骑行川藏线的事到我自己骑完,恰好一年的时间。为什么骑行川藏线,别人都会这么问。神秘,蓝天,白云,单纯的笑脸……其实我也说不上来。只是心里这么想的,而且很迫切。我希望我骑车去,在我现在这个年龄段,而不想把二十几岁有机会理解的东西推迟到后面。我的固执占上风了,我知道我在路上的日子,我妈晚上几乎睡不着觉,但我只能在心里说对不起,希望她能理解。
有些高度,仰望它时,它是那样不可企及。当你历经困难,终于到达它时,回头,它已成为一段过去。抬头,前方有更多的挑战,而你,也有了全新的起点。(作者系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