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举行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中,广大师生对蜡烛围成的“60”字样记忆深刻,不少人也加深了对我校环保协会的了解。自成立以来,环保协会发起的公益性活动不下200起,近3年来在校内外植树至少700棵,公益辐射范围覆盖武汉三镇。会员秉承着“服务社会,爱我家园”的宗旨,默默地用绿色点缀着自然的外衣。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何谓公益、何谓责任。自己掏钱以“宝”换“废”
2011年的光棍节是让会长刘柳兴奋的一天。她负责筹划了全国“盆栽换塑料瓶的公益大赛”。
“我们会员每人自费200元,买回了110多盆盆栽,用它们换回了8000多个塑料瓶。”在为期一周的忙碌后,环保会员的付出初见成效,8000多个塑料瓶的单项业绩在全国“盆栽换塑料瓶大赛”中取得了第8名的成绩。为此,香港环境协会特别表彰了他们的贡献。
10级体育系邹品亮至今养着那盆抱回来的翠竹。“当听说用几个塑料瓶换一盆盆栽时,我和室友都很吃惊。”回到系里,邹品亮迅速发动团学联集体行动,为环保大赛“招兵买马”。
在环保协会外联部部长霍忠振的记忆里,类似的环保活动他们做过不少。也正是这份责任与公益同行的精神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
翻越围栏拍下污染图片我校环保协会除了在校园内组织基本的环境建设和维护工作之外,相继参加了湖北绿色青年交流中心、武汉绿色工程联盟、汉口江滩微服务、爱我百湖、乐水行等组织或活动,并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据刘柳回忆,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惊险连连的是偷偷进入汤逊湖重污染区拍下污染源头照片的经历。
在“爱我百湖”和“乐水行”行动中,我校环保协会成员两次进入汤逊湖中心寻找排污口,拍照取证为政府治理工作提供详细资料。“保安不让进入,我们只好偷偷翻越围墙溜进污染区。”霍忠振对两次冒险津津乐道。“进入湖中心拍照也有一定的危险,一般我们分工协作,以防有失。”
会员们拍下的图片为汤逊湖治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中国风险地图网”至今保留有会员们公布的照片。在他们的努力下,汤逊湖呈现出一幅绿色和谐的魅力画卷。一位钓翁曾经告诉霍忠振:“小伙子,汤逊湖的鱼儿可是越来越绿色了哇!”这话让霍忠振备受鼓舞。
坚定信念克服困难环保协会走过十年风雨征程,期间遇到的各种困难也为数不少。工作压力、社会风险、各种付出……他们都不曾在乎,更不曾计较。
但在具体工作中,一些难以估量的困难让他们措手不及。使用工具缺乏时,他们得延长工作时间,轮流换班,不断工作;人手不充足时,会员们会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的好友们拉去做“雷锋”;资金不足时,外联部需要在校内外从组织到企业去和别人磨嘴皮子。最大的困难是环保工作中,群众的不配合,甚至遭人围观和嘲笑……这样的挫败感让副会长柯双成曾经想过放弃,“但看着大家对环保的热爱,看到组织蒸蒸日上,我才断了那些想打退堂鼓的念头。很辛苦,但很快乐,所以我们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那些麻烦较着劲”。
一群热心的青年人默默行动在青山绿水之间,他们不求回报,不求表彰,甚至连他们风尘仆仆的足迹都不曾被人注意。但是他们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社会谋得了福利。他们,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