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的大学我的社团
传承校园文明 弘扬社团精神———第八届社团文化展示月巡礼


  水光潋滟晴方好,吹面不寒杨柳风。在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我校第八届社团文化展示月如期拉开帷幕。本活动由校团委、社团联合会主办,各个学生社团承办,自2005年起,已历时8届。学校对学生社团一直秉承着“积极扶持、悉心引导”的原则。经过多年发展和创新,我校学生社团在规模和水平上都有较大提升,现已初步发展成艺术团类、体育与户外运动类、语言类、文学与艺术研究类、社会实践类、科技创新类等六大类87个学生社团组织。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协调着大学校园的总体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学生参与集体生活的大课堂,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摇篮。学生社团的发展符合青年学生的需求,体现时代进步的力量,并为我校营造和谐健康的育人氛围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各类学生社团迅速发展,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良学风建设的有效载体,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创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阵地,成为校园文化中最活跃、最多彩、最动人的一道风景线。
  我是CEO大赛:大学生的经理人之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形势风起云涌,管理机制不断创新,优秀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择机而动、发展壮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运筹帷幄,驰骋商场,领导企业乘势而上,创造数以亿计的财富。无数前人鲜活的成功案例激励着我们踏上梦想的征程,为了CEO的理想而不懈奋斗,在商场叱咤风云,功成名就。
  为了给同学们一次亲身体验CEO的机会,管理者沙龙举办了 “我是CEO”模拟经理人大赛。活动采取初赛笔试答题、复赛市场模拟、决赛PPT展示和市场情景访现的形式,力求打造一场真实的商场战争,让学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了解市场运营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发散经济思维,锻炼交际能力,提高综合能力,让同学们实践课堂所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与社会相融合。
  抚宁支教:爱心编织翅膀,教育放飞未来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而教育则是发展科技的重要保障。一国的教育水平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城市教育,更在于农村的教育水平。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贫困山区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关心、支持贫困山区教育已成为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支教正是一种有力的支持方式。
  英语教育与交流协会正是本着这样的初衷,制定了一系列定期“山区支教”的计划。他们结合在校大学生特点,组织同学们赶赴山区,给那里的孩子们讲授知识,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交流学习生活经验,以此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鼓励孩子们乐观勇敢地生活,为将来走出大山、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同时,这样的活动也给了在校大学生一次展示风采、奉献爱心的机会,增强了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际能力,对大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红色旋律”:以主旋律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的提升,更有思想道德的培育和引领。红色旋律的举办,恰恰旨在提高学生理论修养,激发爱国热情,统一思想认识,完善品德素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特色活动“红色旋律”,以“弘扬主旋律,体现奉献精神”为宗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建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真正深入人心,发挥思想武装的作用,我校结合“红色旋律”活动推出了“四个一工程”,即参加一次讲坛、阅读一部主旋律书籍、欣赏一部经典红色影片、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它实现了特色教学与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直接对接,思想政治教育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共建、资源共享,让学生全员参与实践教学、特色活动并全体受益,最终达到学生主动、师生互动,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道德修养。
  “红色旋律”活动结合课堂教学,抓住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及社会热点,采取讲坛、影苑、读书会、报刊、社会实践等五位一体联合形式,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还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如:祭扫烈士陵园、与山海关光明福利院孤儿“牵手春天”志愿者活动、“五月———劳动最光荣”食堂义工活动、“雄关漫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奋斗历程徽章展”活动、“臻志铮骨 与党同行———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暨‘双百’人物先进事迹图片展”活动等。这些活动的举行,使参与者在实践过程中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净化了内心世界,提高了审美情操。
  此外,民间印象手工坊的“手随心动”手工艺品展、书法协会的“与燕齐鸣”书法展等传统文化类活动将向同学们展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化醇厚而深远的魅力,给我们在外来文化充斥的今天留下了感受祖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空间;社团联合会的主持人大赛,奔腾艺术团的坎帕斯摇滚音乐节等文娱类活动,将用最饱满的精神和最强大的阵容给同学们带来一场场绝美的视听盛宴,让艺术真正走进校园,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来自艺术的震撼和洗礼;政治学与行政学协会的“模拟联合国大会”、经济协会的“模拟炒股大赛”等学术探讨型活动,旨在引导高校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高当代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汽车爱好者协会的“汽车模拟创意大赛”等科技创新类活动,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原野社的大学生环保竞赛等实践性活动旨在鼓励同学们学会生活,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截止记者发稿日期,展示月活动已经近半,多姿多彩的社团文化展示让五彩缤纷的春季燕园更加绚丽多姿。我们也看到,如何提高社团竞争力,举办精品社团活动仍是各大社团的核心问题。社团如何增强成员的效率意识、创新意识,提高社团的工作效率,提升社团的整体素质,将社团打造成一个高效率、高素质、高能力、高潜力的团队,仍是一个严肃的命题。只有真正让同学们广泛接受、乐于参与,让文化在活动中找到载体,让社团在活动中增添文化韵味,在现有文化基础上不断完善,展现我们社团的独特风气与文化,并将这种文化一届届传承下去,才能使学生社团文化真正在高校生根发芽,传承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