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明单位八期优秀项目 用项目化的方式推进学风建设工作——基层文明单位项目创建的体会与思考
2011年我负责的基层文明单位项目是《基于典型引导与分类指导的学风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属于二期滚动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创建基于典型引导与分类指导的学风建设模式,从而增强学风建设的操作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对学风建设的一种长效机制和有效模式的尝试与探索,是促进优良学风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典型引导与分类指导也是推进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需要,为这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找到抓手和着力点,将工作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项目一期建设结束后,典型引导与分类指导的学风建设基本框架已搭建起来,以“考研指导策略”为标志成果的分级推进分类指导的指导策略研究实现了点上突破,面上发展,对学院的学风建设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促进作用,学风建设各项指标全面提升。
本项目作为二期滚动建设,结合一期建设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二期滚动建设的重点是深化典型引导与分类指导的学风建设抓手的内涵建设,在推动典型引导与分类指导的精细化、长效化、科学化上下功夫,拓宽和加深学风建设模式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学风建设从结果优先向方法引领转变,实现学生工作从外围辅助向进入育人核心转变,彰显专业性。
一、项目建设的具体思路:
(一)在分类指导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在促进指导的精细化、科学化、有效化上下功夫
1、以年级为划分标准,以抓主要矛盾为目标,进行的分类指导,主要内容有:入学指导、综合能力提升指导、毕业指导。
2、以群体的特殊性为划分标准,以解决群体的相同问题为目标,进行的分类指导,主要对象有: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贫困生。
(二)在典型引导方面:抓好关键环节,在促进典型引路作用发挥的常态化、长效化、科学化上下功夫
1、在学院层面上对三大传统典礼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主要内容有:入学典礼、学风建设表彰、毕业典礼。
2、研究设定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相关参数,以期建立不同典型学生的不同成长路径,使典型引路的作用最大化,主要内容有:学习典型、科创典型、学生干部典型。
二、项目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一)在分类指导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在促进指导的精细化、科学化、有效化上下功夫
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形成3+1分类指导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实现分类指导的精细化、科学化。
“3+1”中的3是指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需求所形成的3个指导策略,第一学期:为帮助新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帮助他们建立班级、寝室的概念,而形成的入学指导策略;第二至六学期:以专项能力提升小组为主要载体的综合能力提升指导策略;第七、八学期:针对学生就业和考研具体问题的迷茫而形成的毕业指导策略,包括就业指导和离校指导;
“3+1”中的1是指第八学期辅导员要对本年级学生整体成长过程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分析,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常常被忽视的。
2、完善了以“新生名誉寝室长制度”为主要着力点的新生入学指导策略,推动了分类指导体系的内涵建设 。入学指导分成学生集体层面和学生个体层面两部分。
在学生集体层面上,形成以班主任、名誉寝室长、班级干部三支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竞赛活动为载体,促进集体凝聚力提升的指导策略。通过队伍建设完成对班主任工作定位和职能的破解,分三个学期,细化信通学院班主任工作职责与内容。通过班级风采大赛、寝室风采大赛、新生班级干部管理能力大赛三个竞赛助推凝聚力的提升。
在学生个体层面上,以“问题为中心”,以帮助新生建立获取信息的渠道为重点,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为关键点,促进学生实现四个转变。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打通获取信息的渠道,例如,与专业老师交流途径中的名师面对面,与老生交流途径中的名誉寝室长、学习助教,与专家、领导交流途径交流中的校友讲堂等活动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通过体验式、讨论式的活动,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班主任组织的针对具体问题展开的大讨论等等。
3、以“专项能力提升小组建设”为新的增长点的项目建设推动学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
前面提到了针对中年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载体——专项能力提升小组,学院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礼仪素养、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运动能力等四方面成立了学生专项能力提升小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院的男生礼仪队、学生科创成果讲解团、主持人团队等,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4、以学生党建中心为抓手,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和培训条例”为保障的学生党员指导平台初步建立。
(二)在典型引导方面:抓好关键环节,在促进典型引路作用发挥的常态化、长效化、科学化上下功夫
具体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典型的宣传方式长效化进行三大典礼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围绕研究设定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相关参数,主要成果有:
1、在学院层面上对三大传统典礼进行改革和创新
形成了以“懂得感恩,勇于担当”为主线的“毕业典礼”设计方案,以“励志成才”为主线的“学风建设颁奖典礼”设计方案,以爱校、爱院、爱专业为主线的本科生新生入学典礼设计方案。
2、典型成长路径研究找到突破点
研究初步设定学习典型的影响参数,其中包括上课出勤率、每周自习次数、听课质量、习题量、选修课的学期分布等等。此外,还有科创典型影响参数,其中包括参与科创时间、参与科创赛事、科创与学习的关系等等。
两年多的项目创建过程使我们体会到项目管理可以将一项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简单化,亦可将复杂的事情分层次解决,理出工作头绪。项目创建过程是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推进工作的过程,它不仅让项目组成员对“七化”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途径,即用项目化的方式去推动实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