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身为人师 授之以渔


教师简介:生雪莉,水声工程学院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研究生教学“优秀授课教师”一等奖获得者。长期从事随机信号分析、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的硕士论文获得第六届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
在2010年度研究生教学“优秀授课教师”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我非常高兴,这是听课学生、院系领导和督导组对我教学工作的肯定,是水声学院每一名教师对我工作上指导、启迪以及自身进取努力的共同结果,在此将我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我认为一名好的教师应该具有师德、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先生为水声学院定下这样的院训“做人、做事、做学问”,身为教师首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师德,而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这种师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无私奉献的感情,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并愿意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也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教师是肩负人才培养使命的,其自身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底蕴,讲起课来方能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在教学中带领学生畅游学海。此外,身为教师还要注重自身修养,努力成为一个让学生喜爱和需要的人,成为一个和蔼可亲、善于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教师,将会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无限的乐趣与感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古代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何教授学生,我从我的导师惠俊英教授那里继承了这样的教学理念:一名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而并非知识本身。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寻求各种方法使同学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研究的技法。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学以致用才是未来在职场打拼的必要技能。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将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大量的工程实践案例,为学生搭建起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之间的桥梁,逐渐培养学生以工程师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学习变成人生快乐的旅行”
用两个词来概括我的教学侧重点就是“引导”和“鼓励”。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为学生打开智慧的天窗,使其能够通过学习的经历、掌握的技能,敏锐地观察社会、洞察科学与技术的变革与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单一的灌输知识是无济于事的,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和个性的方式进行引导,把传统的“牵着学生走”转换成“引导学生自己走”,使得学习成为人生快乐的旅行。
我认为自信心是人能力的催化剂,能够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所以我不轻易对学生做好坏评断。教学过程中,我会去除对学生能力的偏见,细心呵护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学习最初的困难,为他们的每一次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因教与学所带来的自豪和自信,甚至使得他们开始主动学习。
“主动做一个好听众。”
在与学生的交流上,我选择的是主动聆听。我认为如今在我面前的学生已经不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心智即将成熟的青年人,他们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需要的是指导而不是批评,是肯定而不是敷衍的夸赞。每开始接触新的学生时,我都会把自己的手机号、邮箱、QQ等交流方式告诉大家,愿意和他们探讨知识和学术问题、分享他们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获奖只是一个契机,是新的起点。鲜花和欢笑,差距与不足,将化作我前进的动力,激励我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教学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