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嘉宾:佟岳军本期主持:李沫
嘉宾介绍:佟岳军,现任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工程综合教学部部长,高级工程师。2008年—2011年,指导学生参加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计划1项。
1.问:请您介绍一下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性质。
答:这项竞赛是教育部财政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资助竞赛之一,是基于国内各普通高等学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面向全国在校本科生开展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竞赛以“重在实践,鼓励创新”为指导思想,旨在加强同学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激发大家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挖掘创新潜能与智慧,当然,通过竞赛也可以加强教育与产业、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创业之间的联系。2.问:为了参加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我们平时应该培养哪方面能力?
答:这项竞赛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国家级竞赛,包含了设计、工艺、成本、管理、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大家有牢固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为成为“卓越的工程师”打下基础。
⑴、大家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同学们平时要多参加各种科创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⑵、大家要拓宽视野,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成本、管理意识;⑶、同学们平时要注重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放过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体会工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⑷、有一些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自我意识过强,在这方面要加强自我修养,学会与他人沟通。3.问:请您结合竞赛的特点,为同学们做一个竞赛规划?
答: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体现和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竞赛,要比出好成绩,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1)、一个结构合理的团队,分工要明确,各负其责,每个人要有主攻的方向,协调工作;(2)、要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尤其是机械设计能力,掌握较多的原理,并能灵活、综合运用;(3)、工艺知识要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合理运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这样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作品;(4)、加强成本方面的学习,懂得成本的组成、分析与计算,学会在合理的情况下降低成本;(5)、加强管理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学会根据不同的零件及零件加工工艺合理使用、分配设备及人员;(6)、团队的成员要加强合作,相互支持,保持经常沟通,采纳合理的建议;(7)、深入学习理解竞赛命题,把握好每一个竞赛环节的要点与细节;(8)、在竞赛准备过程中,要有较好的计划安排,以便使工作合理有序,做好遇到意外情况的预案,以充分的准备去参加竞赛。4.问:在赛前准备和现场比赛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哪些问题,我们如何解决?
答:从我指导的两届比赛来看,从准备到竞赛重点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我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还有差距,平时要多练习,多实践;(2)、现场竞赛使用的设备往往与我们赛前练习使用的设备型号不一致,所以在赛前要多熟悉不同型号的设备;(3)、同学们的理论基础还可以,应用到实践中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从哪开始,同学们应在科创活动中多锻炼自己;(4)、学生对成本和管理的知识知道的较少,应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有可能的话,可到企业去调研。
5.问:请您结合指导大赛的经历,谈谈心得体会?
答: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历经两届,我认为此项赛事确实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找出自己的差距,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竞赛不仅是对学生的挑战,也是对指导教师的挑战,每个学校、每个队都能将“无碳小车”设计制作出来,但要想按大赛的要求行走得好就不容易了,这就要求学生和教师要付出很多心血。同学们参与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缩短了与社会实践的差距,提高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自信心。
赛事链接: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财政部开展的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资助竞赛之一,是基于国内各普通高等学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面向全国在校本科生开展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该项竞赛实行校、省、全国三级竞赛制度,全国决赛在各省选优推荐的基础上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