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讲解员正在接待海外客人参观

图为标本馆内景
中医中药,是我国国宝,源远而流长。为弘扬中医药学宝贵遗产,学校于1951年创办了“中药标本馆”。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中药标本馆现已成为学校集教学、科研、对外交流和收集、鉴定、保存各类药物标本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专业场所,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展示良好办学条件、提供科学研究平台和对外交流重要窗口的作用。
———江中人中药资源的宝库。学校中药标本馆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最早成立的中药标本馆之一。标本馆位于图书馆四楼,面积1000多平方米,里面保存有各类中药标本,汇集了道地药材、国际生药、名贵药材等2000余种,5000余瓶。其中中药综合展厅由原药材展区和饮片展区组成,原药材展区陈列了全国各地的道地药材、经典生药、国际生药、名贵药材、江西特产药材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中药研究课题标本,尤其收载了闻名于海内外的“樟帮”、“京帮”、“川帮”、“建帮”炮制流派的特色中药饮片约300种。药用植物标本室由绿色植物浸渍标本区、江西特色药用植物区和原植物腊叶标本库组成,其中腊叶药用植物标本库收藏药用植物近5万份,数量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名列前茅,最早的腊叶标本“红藻”具百年历史,堪称本馆的镇馆之宝。
———教学科研的良好平台。为了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标本馆根据不同专业、学科对中药知识切入点的不同要求,集中具有相应知识结构的中药品种组合陈列,构建起了多学科、多专业教学需要的功能区,并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倍受师生欢迎。2007年是标本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这一年标本馆正式搬入新校园并迅速投入使用,为其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硬件条件。5年来,已向全校中医、中药相关专业的班级开设了中药标本见习课,接待上级领导、专家、兄弟院校同仁、国际友人等多次来访,开展大量的科普教育活动,指导多次学生社团活动,受到来宾和师生的广泛好评。
———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基地。为了让宝库里的中药标本更好地让大家了解,从2010年春季学期起,中药标本馆开展了学生讲解员培养工作。最初,标本馆仅从双惟班中选拔了40余名学生进行培训,根据他们的表现,筛选出由20人组成了首届学生讲解员队伍,让学生成为讲解中药标本知识的主体,这既能锻炼学生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从2011年春开始,讲解员开始面向在校的所有学生,扩大同学们的参与面。同时,为适应国内外不同参观者的需要,标本馆又增加了英文讲解员的培养,从而形成了由中、英文讲解员共16人组成的第二批学生讲解队伍。目前整个队伍维持在23人,可以很好地满足标本馆的接待讲解工作。
讲解员09药学2班的周玲玲在谈到这项志愿工作时说:作为中药标本馆的一名讲解员,我想这是我在大学生涯里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个选择。从刚开始进入中药标本馆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自信稳重,侃侃而谈……在这里,我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在这里我结识了一群无私奉献的朋友,在这里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价值……所以,我会继续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中药讲解员,也做最好的自己!
同学们经过平常的训练服务,不仅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锻炼了胆量和出场本事,提高了表达、沟通、应变、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工作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团结协作、奉献服务的精神,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提高软实力。经过系统的中医药专业知识、礼仪和中医药英文翻译等培训,讲解员队伍日趋成熟。
实践表明,中药标本馆不仅在科研、中医药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发展中医药事业,扩大中医药国内外影响,促进中医药对外学术交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相信,中药标本馆将成为学校对内外交流的一张耀眼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