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话“五道杠”
编者按:近日,网上流传一位名为“五道杠”少年黄艺博的传奇事迹,这位两岁看新闻联播,七岁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的13岁少年,身上笼罩了“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武汉市首届“十大孝星”等诸多光环,因任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肩上别有“五道杠”的少先队牌因而走红。如此的“另类”,很自然地,他就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网络上,一片哗然,对其口诛笔伐者有之,嘲讽其长得有些“官相”,文字有些“官腔”;也不乏为之抱不平者,称他只是个比一般人优秀的孩子。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是编者从“观点的自由市场”收录,让真理明于智者。
陈怡伶:黄艺博的走红或许因为他那我们从未见过的“五道杠”,或许因为他那些与十三岁孩子根本不符的大人气,或许因为社会上褒贬不一的争论……近来网络红人也越来越多,纵观这些红过的人,从芙蓉姐姐到奶茶女生,从凤姐到犀利哥,再到近日的黄艺博,他们走红的原因中有正确的价值内涵的少之又少,却不乏因怪异行为、荒诞言行、另类表现而走红。细细想来,国人这是怎么了,人作为万物之灵长,本应该朝着趋利避害的规律发展,追求美好的事物而摒弃恶俗的才对,由此笔者不禁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今天网络上那些不淡定的网友就是一个个极具看客气质的阿Q,喜欢围观、看热闹、起哄,这并不是个好现象。
林凤:一夜之间,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在网上红遍了。大家津津乐道的重点,是他对政治的浓厚兴趣,这种在一般人看来不符合一个孩子成长规律的兴趣,成了网友调侃的对象。议论也无可厚非,但是很多人对其做出了超乎理性的恶搞,这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承受的!老实说,这孩子错了吗?他没做错什么,只是像大多数孩子那样,对一些东西怀有纯真的信仰,只不过普通孩子的信仰里多一些童话的色彩,而他多了一些政治情怀。然而,对于否定他的那些网友、笔者想说的是:不能仅仅因为你们自己被现实搞得身心俱疲,对一些东西失去了信任,把这种失落无助的情绪转移到一个孩子身上,毕竟他的信仰和兴趣都没有错,错的只是那些在成人的世界里已经变了味的东西,才使得一个孩子的信仰在那些不淡定的网民眼里如此的“可笑“。我们承认孩子的天性的同时也要接受他们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即使你无法从其个性中找到共鸣,也不该武断地否认他的价值观,相反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和鼓励。
尘之缘:网上出现的那些对黄艺博的批判,这又是网民不能正确对待被放大了的舆论的一个典型,这样的事情不是偶然,是普通大众对社会不公的宣泄和集体孤独感的集中体现!不知曾几何时,中国网友似乎出现了一种“谁红骂谁”的趋势,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无论别人是通过正常渠道还是非正常渠道,只要他“红”了,成了公众人物,那人们就都聚焦在他身上,巴不得能找出点与他现在的“红”不协调的东西。这不得不使笔者想到当前的一句流行语“羡慕嫉妒恨”,其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这么个群体内心的情绪历程。中国有句古话“人怕出名猪怕壮”,说的正是这么回事,只要你“红”了,树大招风,那些普通大众就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将之视为“异类”。黄艺博只是不幸地成为了网民发泄社会不公的又一个替罪品,像这样的替罪品,还是少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