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构筑师生心连心的交流平台———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日,电控学院团委书记秦凯在人人社交网络上看到一篇来自同学分享的日志,文章中对当前社会广泛开展的“学雷锋活动”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雷锋”是一个造星行动。秦凯随即在自己的主页中发布了一条状态:“今日在人人网上看到一篇日志,把‘雷锋’定义为‘造星运动’。我想说的是,在那样一个年代,造出一个雷锋的后果是至今全世界都有一种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当今天的学生善于‘挖掘事实、揭露骗局’的时候,你们是否还记得有句话叫‘勇于实践,乐于奉献’。我们有什么资格嘲讽雷锋?中国的未来不在于这样的青年人。”这条状态在发布后,短时间内迅速被转发并分享,许多同学表示了支持。此事表明当今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传播的功能与价值越发凸显。
  据统计,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校园里不用微博或者不看微博的学生,会被同学们视为“外星人”。新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早已不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环境。因此,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会使他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积极发挥新媒体对青年学生的引领作用
如今网络、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它们正在逐步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思维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如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有效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对的现实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团委进行了一些创新性尝试。
  团委书记王文杰介绍:新媒体传播信息量大、应用广泛,内容繁多而芜杂。大学生还处于成长期,存在着一定的猎奇心理,判断力、理解力还不够成熟,某些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行为偏差,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必须积极发挥新媒体对青年学生的引领作用。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工业大学团委积极响应团市委争做“新四有”青年教师的要求,充分利用人人网、微博、QQ、飞信这四种在青年学生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新媒体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不断开展生活娱乐、经典阅读、艺术鉴赏、体育常识等方面活动的学习和教育,全面服务学生成才成长。在此基础上,校团委已于2012年3月正式建立了校团委官方人人网主页以及官方微博“工大青年汇”,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培养一批学生层面的网络意见领袖,以更好的发挥新媒体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间。
  同时,校团委还定期推出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舆情监控系统,建设和完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丰富其内容、改进其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互动平台。学校各部门在新媒体的形式下也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建立了必要的信息监督机制,倡导健康文明上网,从而营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心与心的沟通完全HOLD住
“真周到啊,顶一个”、“谢谢前辈啦”、“学长很敬业,学弟很钦佩”、“这个要顶起啊,”……翻开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人人网实名注册主页的日志,一段段温馨的话语映入眼帘,这里有新生诺诺的好奇,有学长温暖的问候和关心,更多的是建规人分享、友爱、自豪的那一颗颗炙热的心———2011年8月29日,距离2011届新生报到两周前,建规学院借此契机,在人人网社交平台上建立了“我爱建规”的人人主页,方便了新同学在入校前了解大学生活。
  网络的方便、快捷、适时互动,拉近了辅导员、学生工作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就在2011的3月,人文学院一位家在外地的学生因病休学在家,辅导员通过MSN、短信的真情沟通、帮助该学生排解压力,消除了家长的很多顾虑。在辅导员生日的前一天,收到该同学的短信“亲爱的老师,生日快乐!祝你越来越美丽,家庭幸福”,这既让辅导员感到惊喜万分,同时又困惑不知何时泄露了生日。那位同学笑着说,“我在MSN里看到的!”她的细心和转变带给辅导员莫大的欣慰。对于老师,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珍藏的,因为这是来自同学心底的尊重。
  2011年6月29日,临近毕业生离校之际,人文学院与大学生成长服务“攀藤网”携手,建立了属于人文学子交流的社团空间,成为展示人文团学活动的窗口,扩大了在高校团学活动中的影响力。人文学院还建立了适应学校 “新四有”青年的公共互动平台,如:人文学子飞信平台、人人网公共主页、微博、辅导员博客之家。学生在网络中既能随时获取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最新资讯,也能展开即时交流,得到思想引导和心理辅导。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也正在影响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在网络的虚拟世界,学生反而愿意敞开心扉,互联网成为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新媒体的运用,使现代技术手段直通学生心灵深处,让学生工作也赶上了时代的步伐。在即时互动过程中,实现了学院、教师与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让心灵的沟通缩短了距离,让思想政治教育多了把开启心灵的钥匙,也因此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有学生的地方就有教育者的声音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卢雍政在2011年全国学校共青团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加强网络信息员、评论员、策划员、技术员这四支队伍的建设,构建起信息化工作联系指挥、网络信息传播引导、网络舆情搜集分析引导三大平台。”我校新媒体平台的搭建,正是从学生干部培养入手,以迎新招新为契机,引导学生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获得所有学生对于学院平台的认可与归属感。教师在授权学生干部建设的同时,对板块分类及内容方面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划,加入学生关心的学院信息,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当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新媒体正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如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石勤老师所言:“无论哪种类型的媒体,都是我们育人工作的重要工具。”北京工业大学将运用好信息技术赋予的崭新力量,在“有用”和“有趣”上下功夫,不断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倾听他们最真实的声音,在追求育人目标的过程中发挥更大影响力,让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扎实而富有成效,让大学生们喜欢的虚拟空间变得更加健康、实用和美丽。(学生记者 宋歌 王落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