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亟待已久的情人节终于到了。声声巨响划破校园的静谧,一颗颗金色的火种以夜幕为背景绽绘出朵朵五彩的花。此“花”就是情人节我院男孩送给心仪女孩的玫瑰花——烟花。
据了解,学校许多男孩为了向女孩表达恋慕之意,或模仿影视情节制造浪漫的环境氛围。每到中秋节、圣诞节等节假日,他们便双双携手来到篮球场、足球场这些校园管理死角燃放烟花。这种行为不仅破坏校园管理秩序、影响他人学习、引发其他学生跟风模仿,对学校名誉造成影响,而且校园周遭林木荫翳,校内则人群集密,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之下燃放烟花,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学校的管理制度存在纰漏、相关人员管理不到位、以及在事件发生时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制止,是导致此类事件屡屡发生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掩映在那璀璨火光下的学生思想。由于教育体制的缺陷和繁重的学业压力,在高中阶段许多老师、家长出于激励等原因在给孩子介绍大学时总是进行夸饰性的描绘,大学在学生的印象中就是一隅陶渊明式的“桃花源”。 “此刻努力,大学享受”开始在他们的思想的土壤上埋下种子。进入大学后,由于大学相对宽松开放的环境以及推行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对于自身的要求逐渐减弱,享乐思想开始萌芽,并进一步演化成当前许多大学都存在的问题:学业被当作包袱惨遭抛弃。发展个性、追求享乐被奉为生活的信条。名牌成为衣着的标准、网游是成为无聊消遣的工具、烟酒变成泄压、交友时的伴侣、而时髦的西方节日则为他们与异性进一步发展友谊的利器,考试不过是形式主义,只要60分就足以彰显学业的“政绩”。更让人感到悲哀的是这种享乐主义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并被粉饰成一种“希望”,一种前进的“动力”在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学子们之间传播,并形成恶性循环不断延续下来。这不仅是我校屡次发生情人“花”事件,也是现在大学生高学历低能力、毕业后失业的深层次原因。
要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学校、社会都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学校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创新教学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加以引导,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们对自身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另一方面,社会也要采取理性的态度正确看待学生的能力,不要过度参考学生的学业成绩。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方面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同时,学生也要加强自律,不要盲目随波逐流 ,对事情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做好作为一个学生的本职工作。只有各个方面都作出努力,才能够得到解决。
汪丰麒/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