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卿龙:从“零蛋先生”到创新达人
◇李亚琼“动心忍性需要改变一个人的心灵,只有经历了诸多的苦才能改变他的心灵和灵魂。”理学院光能091刘卿龙在他的日记本扉页上写着这么一句话。
如今大三的他,发明的新型太阳能空调及热水系统已经申报了国家专利,论文《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研究》被《可再生能源》杂志收录,他所负责的“多点温度测量仪”和参与的“高清晰定向智能捕捉监控系统”两个项目均荣获江苏省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他还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各种荣誉称号让你很难想象到曾经的他是个让老师头疼,家长无奈,甚至差点被学校劝退的“坏”学生!
那时候的刘卿龙家境优越,加上青春期的叛逆,他经常抽烟,喝酒,打架,上网,学校规定不能做的事儿他基本做了个遍。他所在的班里共有50个人,他是第49名,英语考试,他总能抱个“鸭蛋”回来。
中考结束,他理所当然地落榜了。也是在那个时候,爸爸的工厂倒闭了,没考上高中的刘卿龙跟着父亲外出打工了。这一次打工的经历,彻底转变了刘卿龙的命运!
刘卿龙的工作地点是个地面几百米以下的煤矿井。他和父亲需要每晚10点多出发,走5里路,才能到达工作地点,到了以后他会被罐笼送到几百米以下的地底,罐笼停下之后,他得穿过一条2里长的全是黑色稀煤泥的斜坡,才到他真正工作的地方———一个最高处只有1.2米左右巷道。
近一米八的刘卿龙做工时必须弯着腰,用容器把近两百斤的煤拉到150米左右的地方……每天九个小时的工作,加上空气稀薄,他经常感觉自己的腰快断了一样,“每次看到父亲跪在地上,用头用力地撅着面前的煤层,全身漆黑,只漏两排白白的牙齿,我鼻子都好酸。那跟初中历史课本上的非洲黑奴工作的情景没什么两样”如今想起这幅场景,刘卿龙依然非常激动。
也正是那个时候,刘卿龙对自己发誓:只要活着,就要强大,自己必须得努力……刘卿龙毅然选择了复读,继续回到他熟悉的初中学习。整整一个学期,每天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教室的都是他。“有一次,晚自习之后,我像往常一样还在学习,值班的老师以为我又在干什么坏事。当了解到实情后,老师又心疼又感动,还给我们送来了热水。”那般情景刘卿龙历历在目。临近中考时,他的英语提高到70多分,模拟考试经常排在班里第二名,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
高中优秀的表现让他从全校五千多人里脱颖而出,顺利加入了党组织。因为对新型能源的痴迷,刘卿龙报考大学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淮海工学院。
进入大学的他丝毫不懈怠。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除了在学校勤工俭学之外,他做过家教,卖过水晶首饰和海鲜,还承包了快餐店在学校的外卖生意。尽管如此,他对学习没有丝毫懈怠,多次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
大二的暑假,他在学校积极参与太阳能海水淡化实验。在炎热的楼顶上,从刚开始的什么不懂,到买实验材料,搭建实验台,到后来的成功制作冷凝器,刘卿龙逐渐成长着。实验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如何改造实验方法?刘卿龙每天都会思考着。
如今进入大三的他,几乎每天都在泡实验室,设计电路,焊接电路板,接导线,制作仪器,编写程序,刘卿龙开玩笑地说:“白天看代码看多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会脑海里就会不断浮现reg51、define、sbit、delay,但我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