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招生新尝试
刚刚过去的二月里,来自全国的2600余名考生参加了我校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考试复试,在这些品学兼优的天之骄子中,有150余名考生是通过校友推荐获得参试资格的。今年,我校自主招生报名环节除继续保留原有的学生自荐和校长直荐方式外,新增了校友推荐,考生凭华师校友的推荐信参加报名,审核通过后即可参加考试。这种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西方“牛校”都采用过的新式自主招生方式刚刚出台,就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是招揽人才更是回馈母校此次的校友推荐制并没有设定门槛,只要是我校毕业校友都可以推荐学生。“今年刚刚毕业的校友可以推荐吗?”有网友问道。对此,校友办的周老师表示肯定:“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凝聚广大校友,使他们关心母校发展,从而促进母校发展。”他解释道,校友们为母校推荐优秀的生源,可以提高母校声誉和知名度,进而使得校友们的个人资源价值和文凭价值得到提高。
校友推荐制揽入的人才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呢?记者调查发现,校友的推荐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份推荐信而已,只能使其获得初审资格。而在初审中,招生办会对学生上交的简历进行审核和筛选,不合格者即剔除。在初审之后,还有二三四道防线把关,即接下来的笔试和面试以及高考成绩。周老师表示,采用这种制度,一方面使校友现身说法,用自己的求学经历使得更多的高中学子能够了解我们百年华师,并且也使得我们校友本身感受到终身都是华师的一份子,从而为了学校的更好发展贡献力量,因此,这项举措对于学校、校友、高中学子三方都有利,也促进三方的良性互动。
校友推荐制不仅为校友提供了写一封推荐制的资格,也为他们赢得了面试参考学生的入座券。在最后的面试环节,不少中学的校长、特级教师以及高级教师等参与,为面试的最终结果提供参考性意见。
社会学院教授、洪山区人大代表梅志罡针对“校友推荐”表示认同:“其实,校友推荐这一制度早就被众多国外知名大学运用到招生考核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他还列举了体现校友推荐制的先进性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华师一定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国内各大高校也应该将这项举措进行广泛推广。“只有自己读过的大学才了解其有怎样的文化传承,怎样的大学底蕴,适合怎样的学生,因此,这种制度有较高的针对性。并且对于学校而言,校友都会很负责,能够更好的为学校找到适合学校培养的人才。”
实名推荐国内早有“先例”
2009年11月,北京大学招生网传来了这样的消息:为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开展自主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在一片议论声和质疑声中,北大仍不改初衷,而首次被校长实名推荐的90名考生全部通过面试,获得北大自主招生候选人资格。接到消息后,一直负责统筹“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学军中学副校长冯定应很高兴,“这些学生都通过面试,就说明这确实是公平、公正的选拔,而先前社会上一直担心的会有猫腻行为,现在来看,是可以完全排除的。”
在2010年春季的自主招生首次“尝鲜”之后,北大大有将“校长实名推荐制”进行到底的趋势。在2010、2011年连续两年继续增加“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学校名额和学生名额。到了2012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国211所中学的校长获得推荐资格,被推荐的学生最高享受北大降至一本线录取。
“我不太主张只推行北京大学的校长推荐制,这些高中的校长对于北大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相较于校友而言不是很高,而校友推荐制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缺陷。”相对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梅志罡认为我校的 “校友推荐制”更加具有可行性以及透明度。
他补充说:“校友把学校的资源社会化,社会资源更好地引入高校,进而给予校友以一定权利,校友推荐的实施既是对于学校生源的保障,也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得高校能够更好地进行并完善社会服务功能。”
新举措得到学子和家长信任与社会上对自主招生的热议和关注不同,对于自主招生考试尤其是我校的 “校友推荐制”,在校大学生们的态度更多是信任和支持。“这是一个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多校友支持的新举措吗?”政法学院的一位同学发出疑问。而曾参加过中南财大自主招生考试新闻系曾师斯介绍了她当初的报考经历,“我是网上报名的,报名还需要上交审批材料和有高中校长的签字。”对比起由校友推荐制推荐的学生,曾师斯笑言,这比高中校长的签字更具有分量,“其实如果制度透明的话,谁推荐都是一样的,毕竟都是要参加考试的。”曾师斯认为校友推荐制基本是公平的。
“可以让人才推举方式多元化,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学校选拨人才。”政法学院大二学生韦应川具体分析了他对校友推荐制的看法,“希望学校在实行过程中能够严格把关,为学校招揽更多的金凤凰,就当是迎接华师110周年的新举措吧。”
家长李女士的孩子因“校友推荐制”而获得初审资格,她认为,校友推荐制像校长推荐制度与自荐一样,只是报考的一种方式,他们只是选择了其中一种,重要的还是高考考试,报考方式不重要,主要还是看学生实力。
而被荐学生韩智轩表示赞同:“华师能够引进国外通行的校友推荐制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我也申请了其他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参与了困难的自荐并通过较好学校的初审,所以我认为,校友推荐制可能对我通过华师初审有一定帮助,但绝不是决定因素。期待华师能继续在自主招生方面做一些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