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从首经贸到北大,路并不遥远———访我校2007级人文学院苏艺

“已经获得的成绩只能属于过去,要做一个成功的人就要用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来证明自己。”苏艺如是说。苏艺是我校人文学院2007级的学生,2010年9月被推荐到北京大学新闻系参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自主招生考试。10月底,她接到录取信息,成功被北大新闻系录取。苏艺斐然的成绩,一定为人所羡慕,同时也吸引着大家向她学习的渴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做学习的有心人
      初见苏艺就被她落落大方的举止和灿烂的笑容感所染。面对自己取得的成绩,苏艺始终保持着平静的心态。她认为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成绩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优秀的成绩才能使自己具有竞争力。“在保送生提交的众多简历中,如何让老师们注意到你,首先就是你突出的成绩和各项奖励。”在大学已经过去的六个学期里,苏艺连续五次获得一等人民奖学金。同时,她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松下育英奖学金及三菱东京UFJ银行奖学金。
      作为人文学院的前分团委副书记,忙碌的苏艺总是奔波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对于怎样平衡繁忙的工作和紧张的学习关系,她说道:“做事要提高效率,不拖沓,每一个时间点只专注做一件事。上课就是学习的时间,任何工作和个人的事情都不要去想。同时我们要做一个学习的有心人,很多老师都会在课上提出一些问题,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应该在课下主动研究它,这样你肯定会比别人收获更多。特别重要的是和老师的交流,教学相长。有时候老师上课的激情是由学生激发出来的,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从老师那里汲取更多的知识。”
做实践的热心人
      在工作中,苏艺总是将一个记事本随身携带,里面把每天要干的工作分条缕析的记录在簿。“身为学生干部就要对工作有责任心,认真只可以把事情做对,而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除了学院的分团委副书记,苏艺还担任班级的团支书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义工的工作。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有目标的选择实践活动,争取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有意义。”2009年苏艺撰写的《北京市城乡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对比研究报告》获得“首都高校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奖。2010年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她申报的《前程无忧》高中生专业导师杂志,获得银奖。对于“挑战杯”的获奖苏艺说道:“我发现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在为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而烦恼,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应该把指导学生的专业选择工作前移到高中阶段。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没有把眼光局限在国内。为了使自己的创业选题更具前瞻性和可行性,我还查阅了很多美国、日本等国外中学生指导案例。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个让自己成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为人处事能力。”
做自信的追梦人
      “连续十多天我每天都在不停的刷新北大的研究生网页,可真当结果出来时,心情却很平静,一切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复试时,刚一进考场,面试官就用英语和我打招呼,幸好我的反应比较快,顺利的用英语进行了自我介绍。接下来我的面试题是‘结合专业知识谈谈你对新版红楼梦的看法。’于是我就用辩证的方法谈论了我认为新版红楼梦对于青少年接触文学名著的积极作用,以及它的媚俗化对文学权威的颠覆影响。”
      “考试时的心态很重要。对自己要有足够的自信,要让自己和考官有直接的眼神交流,表现得落落大方,在气势上不输人一筹。”苏艺说她能考上北大很大程度上源自老师和同学对她的鼓励。“当我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李景强老师对我说的话,‘首经贸的学生需要自信,要相信自己和别人是一样优秀的。’我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在我举棋不定时给了我帮助和鼓励。”
      苏艺认为,考研除了要夯实专业知识,还要关注社会时事,将热点问题与所学专业相联系。其次,要广泛阅读书籍,延伸自己的知识面和思想深度。目前,苏艺在学校一边认真的准备毕业论文一边研读经济学类的书籍,她说:“放松不等于放纵。离开了大学,就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安安静静地读书了。”
      点滴汇流聚成功。苏艺凭着她对学习的执着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将我们都具备的执着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