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寒料峭、柳发新枝。长达一个月的假期让我们见证了烟花和团聚,在新学期的头几天还对那份温馨依依不舍。
而就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新学期开始地格外的早。当我们还沉浸在春节欢愉的气氛里时,他们有的已经踏上春运的返程列车回到校园、捧起书本;他们有的拿着简历踏入社会的大门,开启自己未来职场的新历程;他们有的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了新一年的征程。他们用辛劳和汗水早早的发出了问候:早安,华师。早安,2012!
将学习进行到底2月7日离开学还有五天,图书馆部分中文图书阅览室、四楼数字化自主学习中心正常开放。提前来学校的同学们将这里作为返回学校的第一选择。2月9日,同学们在一楼大厅的还书的机器前已经排起了队,更有拿着行李来还书的,在图书馆整理柜上堆满了假期前借出去的书。据图书馆二楼书库的管理员介绍,“从7日图书馆开放以来,来图书馆学习、借阅的同学渐渐的多了起来,”就在开放的第二天,二楼三楼的图书阅览室就已经基本坐满了。
提前来到图书馆,学生们都有自己明确的打算。生科院08级的李恒则是图书馆在农历新年后到访的第一批读者。正月十六一早,李恒便与朋友一道来到了图书馆,“我读小说、史书、杂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李恒坦言,假期选择图书馆读书“感觉很好”。
选择提早来学校读书的还有历院10级的姚春。正月初九就赶到学校的他就是看重了校园安静的氛围。姚春在学校的生活很简单,早睡早起,除去吃饭的时间都在看书。“我这些天看完了4本书,不敢说收获有多大,但学习就要沉得下心来,脚踏实地做学问。”
外院10级刘颖则为准备雅思考试大年初四就来到学校,白天在新东方上英语课,晚上在学校休息和学习。她说,虽然很早来到学校,但并不会因为提早到校没有享受假期而感到遗憾,“寒假有三十天,我把想做的事情在十多天就做完了,来到学校就安心学习,这样的寒假过得很充实。”
迈入社会第一步正月初七的武汉飘起了雨夹雪,我校新闻系大四学子池志常就在阴冷的天气里开始了他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生涯。对于池志常来讲,带着没拜完年的遗憾匆匆离开老家并不打紧。“实习期做出成绩更要紧。”
年前参加湖北日报的招聘,通过了面试和培训的池志常被安排进入了湖北日报广告部,从正月初七正式报到实习。因为是实习生的缘故,池志常没有补助,更没有工资。但他却笑言“每月支出900左右,不算大,关键是有所收获。”负责武汉市周边4个县市记者站和湖北日报群工部稿件的工作量对于池志常来说并不是问题。但专题策划和专题类广告的工作却让这个新闻学专业的学子犯了难。“我不是学广告出身的,还有很大的缺口需要尽快补齐。”池志常坦言实习岗位与自身专业的差别才是最让他头疼的问题。他说,虽然自己曾涉足过广告学知识,但也不得不承认专业素养上的差距。“我还需要学习。”抓紧一切时间熟悉业务,重新关注广告学的书成了池志常最常做的事。“做出成绩来争取留下来工作!”在池志常看来,脚踏实地做好三个月实习期的工作是当下“最要紧的事”。
挤了6个小时的火车返回武汉的卢思熙和池志常一样挂心着自己的“工作”。去年经历了天天熬夜、昼夜颠倒生活的卢思熙很希望自己的假期能更有意义,告别家人正月初十就踏上了返校之旅。 就读于文化学系的卢思熙于去年夏天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创立了一家网站。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网站让他“一直记挂,不敢忘记”。
“每天一醒来,脑子里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回忆昨天的工作是否有错、今天哪些工作要即刻解决。”卢思熙坦言,考虑的问题变多则是他感受到的从学生过渡到准职场人士的最明显特征。早餐面条、午餐盒饭、晚餐待定,卢思熙笑言自己生活的还不错。他告诉记者,自己运营的网站带有很强的公益性。“等到网站做出来了,就是一个专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的网站了。”虽然卢思熙所在的公司目前仅有11人,但他预估公司前景“很美好”。
一切为了学校和学生我校西区三栋的宿舍管理员黄福全的寒假忙碌而充实。至2月7日开始值班以来,返校的学子们常常在午夜时分才能赶到校园。黄大叔免不得多留个心,往往只能和衣而睡,随时准备开门。
“这些孩子很辛苦,很多人都是后半夜的火车到武汉,赶到寝室都已经凌晨2、3点钟了,尤其11、12号两天晚上我就几乎没有睡过。我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能够看到这些孩子安全回校熬几个夜也值了。”尽管影响了休息,黄福全却把学生们看得更重。
今年已经50岁的他,在寒假值班中选择了除夕留在了学校,“今年我是和这些留校的同学们一起过年的。20号到23号这几天我都待在学校,虽然不能陪伴自己的家人了,但是看到这些孩子开心过年,自己也开心。”
寒假中为这座校园操劳的不仅仅有宿管员黄大叔他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每天都能看到环卫工人戴小燕的身影。清晨的灯光下她就和工友们冒着严寒在这条道路上清理着散落的垃圾与落叶。用夹子夹起地上的垃圾,然后扔进垃圾袋里就是她每日的工作,仅此一个简单动作,重复起来却繁重异常,每天4个小时的工作量是要清扫5000平方米的路面,“大概就是我们华师主干道桂中路从头到尾来回4次。”
戴小燕今年45岁,因为常年在户外工作,她的脸和手显得有些黝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几岁。从1998年来到华师,戴小燕在华师环卫工人的岗位上一待就是14个春秋。对于春节没有休息,她看得很是淡然,“学校的干净整洁同样代表着我们的美丽,而且这也是自己的任务,也没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