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第三版

学生园地

2012年1月1日

平凡之中见未来———访宝钢教育基金奖、校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崔学斌


  !!他,是一名生长在京杭大运河边的古城———山东聊城的普通学子,带着运河的沉静和对大学校园美好憧憬跨入徽宏之门,打小热衷于土木建筑的他,如愿选择了土木专业。作为我校今年唯一一名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获得者,作为本年度校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的获得者,一叠叠烫金的获奖证书、一串串货真价实的评语,让人顿感敬意。
  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我们如约来到汗牛充栋的考研大教室,在茫茫人群里找到了正在奋笔疾书、埋头苦读的他———08土木工程6班学生,崔学斌。
  怀揣梦想 目标明确大学生活总是充满新奇,崔学斌并没像其他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同学那样虚度,而是在大一就立志考研,成绩始终位居专业班级前五。成绩优秀的他一直期望能到名校深造,在选好目标之后,“剩下的就只有奋斗一条路啦!”崔学斌坦言。
  回顾他的大学生活才知道什么叫做目标明确而又丰富多彩。在近四年里陆续将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收入囊中,校奖学金更是拿到手软,但他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安静沉淀,期待为了自己更大的梦想奠定基石,建造属于自己的那个殿堂。
  他说,成功就像和你隔了一层窗户纸,只要你捅破了,也就豁然开朗了。
  投身校园 展示风采学习固然重要,但课余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了解崔学斌的相关成绩信息时,我认为他一定是一个书呆子,对坐面谈之后,发现原来干净清爽的外表之下,谈吐也分外优雅,我不得不颠覆自己固有的定势,有时候“以貌”也能“取人”!
  大学,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获取,还要培养与人处事的能力。崔学斌在大一时也像许多学生一样参加很多的社团,爱好演讲的他参加了广播台、演讲与口才协会等一些社团来锻炼自己。他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各项赛事的常客:校模拟招聘会大赛、庆祝祖国60华诞演讲比赛……经历得多了,对校园活动他也有了自己的一份见解:“校园活动的形式要更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现在网络越来越普及,学生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宽广,活动除了要吸引眼球之外,更要发挥寓教于乐的功能。”
  最让他感触的是去参加省级演讲比赛,与各路豪杰同台竞技,虽然只获得了优秀奖,但却收获了经验,与人相比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的不足。崔学斌认为:投身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活力与激情,人都有很多面,要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其他面。
  远离家乡 柔情缱绻崔学斌坦言自己家庭观较重,是个恋家的人。远离家乡外出求学,每年的寒暑假成为与父母唯一见面的机会,“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周末看见走读的同学都高高兴兴地回家时,而他只能抱着电话与父母互诉思恋之情,每当节假日不忘给远方的家人带去祝福的话语,而当提及即将到来的寒假,他说:“只是想回家见父母,多待一段时间。”作为独生子的他,是父母唯一的牵挂,一家人在一起时,会感到温馨与快乐。崔学斌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为操劳半生的父母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谈及校园情感,他认为一切都要顺其自然,目前的目标是考入名校继续深造。
  寄语同窗 成就梦想“一寸光阴一寸金”。崔学斌从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他甚至用高考过后的假期学习了驾驶。他总希望能够用更多的时间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大学的每个寒暑假,他都去参加社会实践,以求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曾经有位学者说过:时间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如箭一般飞逝,而过去则静止不动,现在如箭一般飞逝,它不会因你而静止,不会因你而延续,只有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使它服务于你。
  努力成就未来,一种行为成就一种习惯,一种习惯成就一种未来。作为即将毕业的学长,崔学斌也寄语学弟学妹们: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从现在起抓住机遇,成就梦想,去描绘大学天空里属于自己的那片斑斓!(新闻中心陈泉 陈德恒)